道路交叉口预信号设置及其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道路平面交叉信号控制选择 | 第15-26页 |
2.1 平面交叉口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2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目的 | 第15-16页 |
2.3 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 | 第16-18页 |
2.3.1 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选择 | 第16-17页 |
2.3.2 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方式选择办法 | 第17-18页 |
2.4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类型 | 第18-20页 |
2.4.1 按照控制范围分类 | 第19页 |
2.4.2 按控制方式分类 | 第19-20页 |
2.5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概述 | 第20-25页 |
2.5.1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设置目的 | 第20-21页 |
2.5.2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空间布局 | 第21-23页 |
2.5.3 信号交叉口预信号系统运行模式 | 第23-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城市信号交叉口换道行为调查与分析 | 第26-46页 |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26-28页 |
3.1.1 车辆运行速度参数 | 第27-28页 |
3.1.2 换道行为参数 | 第28页 |
3.2 调查方式与流程 | 第28-30页 |
3.2.1 调查方式 | 第28-29页 |
3.2.2 调查流程 | 第29-30页 |
3.3 数据调查 | 第30-33页 |
3.3.1 调查地点选择 | 第31页 |
3.3.2 交通行为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3.4 车辆换道行为特征分析 | 第33-38页 |
3.4.1 换道车辆行驶速度特征 | 第33-36页 |
3.4.2 换道时间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3 换道纵向距离特征 | 第37-38页 |
3.5 车辆变道微观特征 | 第38-44页 |
3.5.1 车辆变道的空间范围 | 第39-40页 |
3.5.2 转向过程流程分析 | 第40-43页 |
3.5.3 车辆微观换道特征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预信号系统交叉口时空设计 | 第46-58页 |
4.1 主信号等待区车道匹配 | 第46-47页 |
4.2 预信号等待区车道属性划分 | 第47-48页 |
4.3 主信号等待区空间设计 | 第48-50页 |
4.4 预信号系统信号设计 | 第50-57页 |
4.4.1 信号周期设计 | 第50-52页 |
4.4.2 信号相位方案设计 | 第52-54页 |
4.4.3 主信号绿灯间隔时间 | 第54-56页 |
4.4.4 主预信号协调设计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预信号系统交通模拟仿真 | 第58-73页 |
5.1 交通系统仿真概要 | 第58-59页 |
5.2 基于VISSIM仿真软件的预信号模拟系统 | 第59页 |
5.3 预信号系统与VISSIM仿真应用 | 第59-66页 |
5.3.1 交叉口基础模型构建 | 第59-61页 |
5.3.2 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运行方案 | 第61-64页 |
5.3.3 预信号系统模型构建 | 第64-66页 |
5.4 预信号系统仿真运行效果分析 | 第66-72页 |
5.4.1 预信号进口道交通流量影响分析 | 第67-68页 |
5.4.2 预信号进口道预信号时长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5.4.3 主信号等待区空间长度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5.4.4 信号周期的影响分析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