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17-18页
        1.3.1 本文研究的问题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论文框架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高新区相关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1 高新区的概念第19页
        2.1.2 高新区的分类第19-20页
        2.1.3 高新区的发展模式第20-21页
        2.1.4 高新区发展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2.2 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科技创新的含义第23-24页
        2.2.2 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第24-26页
第3章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第26-36页
    3.1 国家级高新区的总体分布第26-27页
    3.2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第27-33页
        3.2.1 国家级高新区规模情况第27-28页
        3.2.2 区内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投入情况第28-30页
        3.2.3 区内企业创新产品产出情况第30-32页
        3.2.4 区内企业创新收入产出情况第32-33页
    3.3 国家级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3.3.1 东西部地区创新资源差异大第33-34页
        3.3.2 高新区自身的管理问题第34-35页
        3.3.3 高新区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第35-36页
第4章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第36-52页
    4.1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37页
        4.1.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第36页
        4.1.2 科技创新人才因素的影响第36-37页
        4.1.3 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因素的影响第37页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7-40页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7-38页
        4.2.2 指标的构建与分析第38-40页
    4.3 评价方法第40-43页
        4.3.1 因子分析第40-41页
        4.3.2 多指标面板数据第41-42页
        4.3.3 多指标面板数据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第42-43页
    4.4 实证分析第43-49页
        4.4.1 因子提取和因子载荷矩阵的求解第43-45页
        4.4.2 计算因子得分第45-46页
        4.4.3 计算面板数据总得分第46-49页
    4.5 结果分析第49-52页
        4.5.1 科技活动投入能力第49-50页
        4.5.2 科技活动产出能力第50页
        4.5.3 综合能力第50-52页
第5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第52-55页
    5.1 激发高新区内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各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第52页
    5.2 重视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建设第52-53页
    5.3 完善高新区内的管理体制,加大创新资源的产出第53页
    5.4 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提高相关产业在技术上的创新水平第53页
    5.5 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第53-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高架轨道系统诱发的环境振动的研究及数值分析
下一篇:基于车辆—轨道结构垂向耦合系统的数值积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