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5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组织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19页 |
2.3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19-20页 |
2.4 内部审计增值职能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实现路径 | 第22-29页 |
3.1 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职能 | 第22页 |
3.2 在不同领域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实现路径分析 | 第22-29页 |
3.2.1 风险管理领域为组织增值的路径 | 第23-24页 |
3.2.2 战略管理领域为组织增值的路径 | 第24-25页 |
3.2.3 组织治理领域为组织增值的路径 | 第25-27页 |
3.2.4 内部控制领域为组织增值的路径 | 第27-29页 |
第4章 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保障措施 | 第29-34页 |
4.1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位 | 第29页 |
4.2 强化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 第29-30页 |
4.3 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改进与创新 | 第30页 |
4.4 灵活多样的审计手段 | 第30-31页 |
4.5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第31页 |
4.6 重视审计意见的落实整改 | 第31-34页 |
第5章 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效果评价 | 第34-38页 |
5.1 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 | 第34页 |
5.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5.3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思路设计 | 第35-38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6.1 X公司简介 | 第38页 |
6.2 X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 第38-40页 |
6.2.1 X公司内部审计的定位 | 第38-39页 |
6.2.2 X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 | 第39-40页 |
6.3 实现X公司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路径分析 | 第40-42页 |
6.3.1 完善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 | 第40页 |
6.3.2 调整审计部的战略定位 | 第40-41页 |
6.3.3 向事前事中审计的方向发展 | 第41页 |
6.3.4 突出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估与改进 | 第41页 |
6.3.5 强化内部审计的整改力度 | 第41-42页 |
6.4 X公司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效果评价 | 第42-47页 |
6.4.1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思路设计 | 第42-44页 |
6.4.2 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型评价的结果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