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悬挂式单轨系统特点及发展现状 | 第12-23页 |
1.2.1 悬挂式单轨系统特点 | 第12-17页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研究 | 第24-37页 |
2.1 国内外主要列车动力学性能试验评价标准及评定指标 | 第24-32页 |
2.1.1 列车运行平稳性 | 第25-32页 |
2.1.2 列车运行安全性 | 第32页 |
2.2 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分析特点 | 第32页 |
2.3 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评定指标 | 第32-36页 |
2.3.1 列车运行平稳性(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 第33页 |
2.3.2 列车运行安全性 | 第33页 |
2.3.3 仿真试验工况设定 | 第33-35页 |
2.3.4 仿真观测点选择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SIMPACK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 第37-66页 |
3.1 SIMPACK计算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37-45页 |
3.1.1 SIMPACK建模基础 | 第37页 |
3.1.2 列车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3.1.3 列车拓扑构型 | 第41-42页 |
3.1.4 列车主要参数 | 第42页 |
3.1.5 橡胶轮胎力学特性 | 第42-44页 |
3.1.6 橡胶轮力学特性模拟 | 第44页 |
3.1.7 铰接与约束的建立 | 第44-45页 |
3.1.8 力元的建立 | 第45页 |
3.1.9 走行面及激励的建立 | 第45页 |
3.2 列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64页 |
3.2.1 列车直线运行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62页 |
3.2.2 列车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3.3 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列车关键参数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66-72页 |
4.1 车间减振器设置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4.1.1 车间减振器参数对列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影响 | 第66-67页 |
4.1.2 车间减振器参数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 第67-68页 |
4.2 导向轮预压力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4.2.1 导向轮预压力对列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影响 | 第68-69页 |
4.2.2 导向轮预压力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 第69页 |
4.3 稳定轮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4.3.1 稳定轮对列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影响 | 第69-70页 |
4.3.2 稳定轮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 第70-71页 |
4.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列车关键工况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72-80页 |
5.1 侧风对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72-76页 |
5.1.1 侧风风力计算 | 第72-73页 |
5.1.2 侧风对列车直线运行平稳性影响 | 第73-74页 |
5.1.3 侧风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 第74-76页 |
5.2 空气弹簧失效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76-79页 |
5.2.1 空气弹簧失效对列车平稳性影响 | 第76-77页 |
5.2.2 空气弹簧失效对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 | 第77-79页 |
5.3 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