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等离子体光学晶体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等离子体光学晶体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1.1.1 等离子体光学第10-11页
        1.1.2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第11-14页
            1.1.2.1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第11-13页
            1.1.2.2 金属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第13-14页
        1.1.3 等离子体光学晶体的研究和发展第14-15页
    1.2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第15-17页
        1.2.1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在光学领域的应用第16页
        1.2.2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在生化领域的应用第16页
        1.2.3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第16-17页
        1.2.4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应用第17页
    1.3 等离子体光学晶体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第17-22页
        1.3.1 基于电子束刻蚀技术的等离子体光学晶体制备第17-18页
        1.3.2 基于纳米压印技术的等离子体光学晶体制备第18-20页
        1.3.3 基于光子晶体膜为模板的等离子体光学晶体制备第20-22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设想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二章 单层胶体晶体膜的制备第29-39页
    2.1 序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9-30页
        2.2.2 纳米粒子单层光子晶体膜的制备第30-32页
            2.2.2.1 基底材料亲水处理第30-31页
            2.2.2.2 SiO_2或PS纳米粒子混合溶液的配制第31页
            2.2.2.3 纳米粒子单层膜的自组装过程第31-32页
        2.2.3 单层光子晶体膜的测试与表征第32页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2-36页
        2.3.1 混合液浓度比例对单层膜结构质量的影响第32-34页
        2.3.2 基于不同基底自组装单层光子晶体膜第34-35页
        2.3.3 基于空气和液体的界面沉积法制备多层的光子晶体膜第35页
        2.3.4 单层光子晶体膜的光谱表征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第三章 单层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与应用第39-50页
    3.1 序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2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3.2.2 SiO_2单层二维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第40-41页
            3.2.2.1 无电解电镀溶液的配置第40页
            3.2.2.2 SiO_2单层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过程第40-41页
        3.2.3 测试与表征第41页
        3.2.4 单层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作为SERS基底用于4-ATP分子的拉曼检测第41-42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2-48页
        3.3.1 单层光子晶体膜样品的形貌和光谱表征第42-43页
        3.3.2 不同反应时间下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形貌表征第43-44页
        3.3.3 不同反应时间下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光谱表征第44页
        3.3.4 基于FDTD对单层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光学性能模拟分析第44-47页
            3.3.4.1 模拟参数构建第44-45页
            3.3.4.2 模拟结果分析第45-47页
        3.3.5 4-ATP分子的拉曼信号检测第47-48页
    3.4 本章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四章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和应用第50-58页
    4.1 序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0-51页
        4.2.2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第51页
            4.2.2.1 SiO_2单层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第51页
            4.2.2.2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制备第51页
        4.2.3 测试与表征第51-52页
        4.2.4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用于环境折射率的灵敏度实验第52页
        4.2.5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作为SERS基底用于4-ATP分子的拉曼检测第52页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2-57页
        4.3.1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的表征第52-53页
        4.3.2 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用于环境折射率的灵敏度实验第53-54页
        4.3.3 基于FDTD对蜂窝状等离子体光学晶体膜光学性能的模拟分析第54-56页
            4.3.3.1 模拟参数构建第54页
            4.3.3.2 模拟结果分析第54-56页
        4.3.4 4-ATP分子的拉曼信号检测第56-57页
    4.4 本章总结第57-58页
第五章 金纳米帽阵列的制备和应用第58-68页
    5.1 序言第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8-59页
        5.2.2 金纳米帽阵列的制备第59页
        5.2.3 金纳米帽阵列的形貌和光谱表征第59-60页
        5.2.4 金纳米帽阵列作为SERS基底用于4-ATP分子的拉曼检测第60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0-66页
        5.3.1 基于FDTD对金纳米帽阵列结构光学性能的模拟分析第60-64页
            5.3.1.1 模拟参数构建第60-61页
            5.3.1.2 模拟结果分析第61-64页
        5.3.2 金纳米帽阵列的表征第64页
        5.3.3 金纳米帽阵列的光谱表征第64-65页
        5.3.4 4-ATP的拉曼信号检测第65-66页
    5.4 本章总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中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中国方志的变化与延续—徽州800—1800年之间的发展》(第二章)翻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