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基于性能的混凝土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2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第12-14页
        1.2.1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发展第12-13页
        1.2.2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桥梁地震反应动力分析方法第16-21页
    2.1 动力时程分析第16-18页
        2.1.1 概述第16页
        2.1.2 动力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6-17页
        2.1.3 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方法第17-18页
    2.2 增量动力分析第18-20页
        2.2.1 概述第18-19页
        2.2.2 单地震动记录增量动力分析第19页
        2.2.3 多地震动记录增量动力分析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方法第21-33页
    3.1 概述第21页
    3.2 理论易损性曲线的建立方法第21-25页
        3.2.1 易损性曲线建立流程第21-22页
        3.2.2 频数统计法第22页
        3.2.3 直接回归概率需求模型法第22-24页
        3.2.4 能力需求比模型法第24-25页
    3.3 地面运动记录的选取第25-26页
        3.3.1 地震动选取原则第25-26页
        3.3.2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第26页
    3.4 斜拉桥各构件的损伤指标第26-32页
        3.4.1 著名大跨径桥梁的性能目标第26-30页
        3.4.2 主塔的损伤指标第30-31页
        3.4.3 过渡墩的损伤指标第31-32页
        3.4.4 关于主梁和拉索的损伤假定第32页
        3.4.5 构件损伤指标的标定方法第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斜拉桥纵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第33-63页
    4.1 斜拉桥概况第33-35页
    4.2 斜拉桥计算模型第35-39页
        4.2.1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4.2.2 斜拉桥的自振特性第36-39页
    4.3 地震输入第39-42页
    4.4 纵桥向IDA分析结果和IDA曲线第42-53页
        4.4.1 各构件损伤指标标定第42-45页
        4.4.2 关键截面的IDA分析第45-50页
        4.4.3 纵桥向桥塔损伤破坏过程第50-53页
    4.5 纵桥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第53-62页
        4.5.1 主塔各截面的易损性曲线第53-60页
        4.5.2 过渡墩截面的易损性曲线第60-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斜拉桥横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第63-82页
    5.1 概述第63页
    5.2 地震输入第63-64页
    5.3 各构件损伤指标标定第64-67页
    5.4 关键截面的IDA分析第67-73页
    5.5 横桥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第73-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铬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悬浮颗粒物分布的关中城市居住组团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