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1.1 魅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2-15页 |
| 1.2 教师魅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6页 |
| 1.3 关于心理教师魅力的研究 | 第16-17页 |
| 1.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2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 2.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2.2 研究过程 | 第20-22页 |
| 3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的理论模型 | 第22-28页 |
| 3.1 文献分析 | 第22-23页 |
| 3.2 开放式问卷和非结构化访谈 | 第23-25页 |
| 3.3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的理论模型 | 第25-28页 |
| 4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量表的初步编制 | 第28-48页 |
| 4.1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量表的编制原则 | 第28-29页 |
| 4.2 结果分析 | 第29-48页 |
| 5 讨论 | 第48-54页 |
| 5.1 关于初中心理老师魅力模型的结构 | 第48-50页 |
| 5.2 关于初中心理老师魅力量表 | 第50-52页 |
| 5.3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模型与初中教师魅力模型结构的异同 | 第52-53页 |
|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3-54页 |
| 6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一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研究开放式问卷 | 第60-62页 |
| 附录二 心理老师魅力研究访谈提纲 | 第62-64页 |
| 附录三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特征词归类 | 第64-66页 |
| 附录四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编码手册 | 第66-70页 |
| 附录五 初中心理老师魅力量表 | 第70-74页 |
| 附录六 正式的初中心理老师魅力量表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