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论文

面向SMT生产线的数字化精益制造执行技术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SMT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SMT生产线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SPC技术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8-19页
        1.3.1. 存在的问题第18页
        1.3.2. 发展趋势第18-19页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1. 课题来源第19页
        1.4.2.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面向SMT生产线的数字化精益制造执行技术框架第22-29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SMT生产线精益制造执行管控内涵第22-24页
        2.2.1. SMT生产线制造执行特点第22-23页
        2.2.2. SMT生产线数字化精益制造执行内涵第23-24页
    2.3. SMT生产线精益制造执行管控技术体系第24-26页
    2.4. SMT生产线数字化精益制造执行业务流程第26-27页
    2.5. SMT生产线精益制造执行管控的关键技术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SMT生产线执行过程监控技术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SMT生产线执行过程管理需求分析第29-30页
    3.3. 面向过程的精细化执行状态监控第30-36页
        3.3.1. SMT生产线执行过程及其状态关联分析第30-34页
        3.3.2. 面向过程的动态对象精细化监控模式第34-36页
    3.4. 基于实时数据的SMT生产线即时监控看板技术第36-39页
        3.4.1. 看板展示数据第37-38页
        3.4.2. 实时看板机制第38-39页
    3.5. 基于渐进式经验库的生产准备物料筛选技术第39-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数字标识的SMT线生产物流周转协调技术第42-53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SMT生产线物流周转与标识手段应用分析第42-46页
        4.2.1. SMT生产线物流周转第42-44页
        4.2.2. 数字化标识手段应用第44-46页
    4.3. 基于条码的复杂物料关系柔性协调管理技术第46-48页
        4.3.1. 基于条码的复杂物料关系柔性协调管理内涵第46页
        4.3.2. 基于条码的精益齐套关联控制技术第46-47页
        4.3.3. 面向物料、载具及设备的条码映射关联技术第47-48页
    4.4. 基于射频的周转感知与信息推送技术第48-52页
        4.4.1. 基于射频的周转感知与信息推送技术原理第48-49页
        4.4.2. 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第49-50页
        4.4.3. 基于感知的服务型信息推动控制技术第50-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SMT生产线过程质量检测与统计过程控制第53-72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SMT生产线质量检测特点与问题分析第53-56页
        5.2.1. SMT生产线质量检测特点第53-54页
        5.2.2. SMT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分析第54-56页
    5.3. 多平台质量数据的复杂关联技术第56-60页
        5.3.1. 多平台质量数据关联原则第56-57页
        5.3.2. AOI质量数据关联关系创建第57-60页
    5.4. SMT生产线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第60-65页
        5.4.1. 控制图原理第61页
        5.4.2. 控制目标第61-62页
        5.4.3. 控制图绘制第62-65页
    5.5. SMT缺陷质量图形化标识技术第65-70页
        5.5.1. 缺陷定位显示数据第65-66页
        5.5.2. 缺陷定位原理第66-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第72-90页
    6.1. 引言第72页
    6.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第72-73页
    6.3. 系统结构第73-76页
        6.3.1. 系统体系结构第73-74页
        6.3.2. 系统功能结构第74-76页
    6.4. 系统应用实例第76-89页
        6.4.1. 登录系统第76页
        6.4.2. 订单管理第76-78页
        6.4.3. 生产准备第78-83页
        6.4.4. 生产执行监控第83-85页
        6.4.5. RFID物流周转控制第85-86页
        6.4.6. 质量检测与统计过程分析第86-89页
    6.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7.1. 全文总结第90-91页
    7.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压引水隧洞温度场和应力场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洮河干流中游段(临潭~卓尼)生态累积影响评价及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