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特点和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一章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简要介绍 | 第9-11页 |
第一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一、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时期 | 第9-10页 |
二、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 | 第10页 |
三、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阿镗先生和其作品简要介绍 | 第11-13页 |
第一节 阿镗先生的生平 | 第11页 |
第二节 阿镗先生的主要作品 | 第11-12页 |
一、音乐作品 | 第11页 |
二、音乐理论著作 | 第11-12页 |
三、教学法 | 第12页 |
第三节 阿镗的音乐创作特点 | 第12-13页 |
一、阿镗的音乐作品中旋律以抒情为主 | 第12页 |
二、阿镗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 第12页 |
三、阿镗的音乐创作多样而又统一 | 第12-13页 |
第三章 阿镗的三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分析 | 第13-25页 |
第一节 《鹊桥仙·七夕》的艺术分析 | 第13-16页 |
一、作品综述 | 第13页 |
二、作品曲式分析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艺术分析 | 第16-20页 |
一、作品综述 | 第16-17页 |
二、作品曲式分析 | 第17-20页 |
第三节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的艺术分析 | 第20-23页 |
一、作品综述 | 第20页 |
二、作品曲式分析 | 第20-23页 |
第四节 阿镗先生的三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要领简述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启示 | 第25-28页 |
第一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价值 | 第25页 |
一、历史价值 | 第25页 |
二、艺术价值 | 第25页 |
第二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深厚文化底蕴的积累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应注重作品意境的表达 | 第26页 |
第四节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对“中国风”音乐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