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江西青少年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涵义 | 第10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测量 | 第10-11页 |
·自我报告法 | 第10-11页 |
·观察法 | 第11页 |
·录像回顾法 | 第11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理论 | 第11-14页 |
·生物学理论 | 第12页 |
·人际关系理论 | 第12-13页 |
·发展阶段理论 | 第13-14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与同伴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与父母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其他相关研究 | 第16页 |
·以往研究的总结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现实意义 | 第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理论构想 | 第18-20页 |
·青少年的界定 | 第18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操作性定义 | 第18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理论构想 | 第18-20页 |
3 研究一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 | 第20-34页 |
·问卷项目的来源和筛选 | 第20-22页 |
·访谈研究 | 第20-22页 |
·参考国外同类问卷中的相关条目 | 第22页 |
·预测问卷的形成 | 第22页 |
·预测问卷的项目分析 | 第22-26页 |
·研究被试 | 第22-23页 |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项目分析 | 第23-25页 |
·信、效度的初步分析 | 第25-26页 |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26-34页 |
·研究被试 | 第26-27页 |
·研究程序 | 第27页 |
·信、效度检验 | 第27-33页 |
·问卷分数解释 | 第33-34页 |
4 研究二青少年浪漫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34-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41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5-38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5 讨论 | 第41-46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问卷的编制 | 第41-42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的发展现状 | 第42-43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43-44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青少年浪漫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6 研究总结 | 第46-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46-47页 |
·研究创新 | 第46-47页 |
·研究不足 | 第47页 |
·建议 | 第47-50页 |
·给青少年的建议 | 第47-48页 |
·给父母的建议 | 第48-49页 |
·给心理咨询员的建议 | 第49页 |
·给学校的建议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