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萨尔回族“花儿”调查与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选题缘由 | 第9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4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2 回族“花儿”的来源与传入新疆 | 第14-21页 |
| 2.1 回族“花儿”音乐的产生 | 第14-17页 |
| 2.1.1 我国回族的历史来源 | 第14-15页 |
| 2.1.2 回族“花儿”的产生 | 第15-17页 |
| 2.2 新疆回族“花儿”的起源 | 第17-18页 |
| 2.3“花儿”在新疆的传播 | 第18-21页 |
| 2.3.1 入伍从军的传播 | 第19页 |
| 2.3.2 屯垦戍边的传播 | 第19页 |
| 2.3.3 逃荒避难迁徙者的传播 | 第19-20页 |
| 2.3.4 谋官从政迁徙者的传播 | 第20页 |
| 2.3.5 经商做工途中的传播 | 第20-21页 |
| 3 新疆吉木萨尔回族“花儿” | 第21-29页 |
| 3.1 新疆昌吉吉木萨尔概况 | 第21-23页 |
| 3.1.1 吉木萨尔县介绍 | 第21页 |
| 3.1.2 吉木萨尔回族概况 | 第21-23页 |
| 3.2 吉木萨尔回族“花儿”的音乐类型 | 第23-26页 |
| 3.2.1“花儿”和“宴席曲” | 第23-25页 |
| 3.2.2 民族歌舞音乐 | 第25-26页 |
| 3.3 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回族花儿特点 | 第26-29页 |
| 3.3.1 民族风味浓郁 | 第26-27页 |
| 3.3.2 地域特征明显 | 第27-28页 |
| 3.3.3 内容丰富多彩,自编自唱,现编现唱 | 第28-29页 |
| 4 新疆吉木萨尔回族花儿艺术特征分析 | 第29-40页 |
| 4.1 歌词特征 | 第29-31页 |
| 4.2 旋律特征 | 第31-34页 |
| 4.3 节奏节拍特征 | 第34页 |
| 4.4 调式特征 | 第34-35页 |
| 4.5 曲式结构特征 | 第35-37页 |
| 4.6 演唱方式 | 第37-40页 |
| 5 新疆吉木萨尔回族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 第40-45页 |
| 5.1 吉木萨尔县回族花儿传承人苏应斌 | 第40-42页 |
| 5.2 吉木萨尔县“花儿”唱政策 | 第42页 |
| 5.3 吉木萨尔县“花儿”的演艺 | 第42-43页 |
| 5.4 关于吉木萨尔回族“花儿”的发展建议 | 第43-45页 |
| 5.4.1 加强培训 | 第43页 |
| 5.4.2 培养专业人员队伍 | 第43-44页 |
| 5.4.3 丰富实践活动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