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3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1.2 拉斯韦尔传播模型 | 第17页 |
2.1.3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2.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2.2.3 访谈法 | 第18页 |
2.2.4 教学实验法 | 第18-19页 |
3 e-world交互式软件概述 | 第19-30页 |
3.1 e-world交互式软件介绍 | 第19-23页 |
3.1.1 e-world交互式软件界面介绍 | 第19-20页 |
3.1.2 按钮功能介绍:刮刮乐---课堂点名 | 第20-23页 |
3.2 e-world交互式软件的应用优势 | 第23-30页 |
3.2.1 互动性强 | 第23-24页 |
3.2.2 课程资源的二次生成 | 第24-27页 |
3.2.3 等比缩放功能 | 第27-28页 |
3.2.4 无限复制功能 | 第28页 |
3.2.5 教学反馈系统 | 第28-30页 |
4 e-world交互式软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为例 | 第30-41页 |
4.1 调查目的 | 第30页 |
4.2 调查对象 | 第30-31页 |
4.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第31页 |
4.3.1 问卷调查 | 第31页 |
4.3.2 访谈 | 第31页 |
4.4 问卷回收与整理 | 第31-32页 |
4.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4.5.1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4.5.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5.3 个别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39页 |
4.6 e-world交互式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4.6.1 教师与学生使用意愿不一致 | 第40页 |
4.6.2 教师操作不熟练,使用次数少 | 第40页 |
4.6.3 e-world交互式软件教学资源不齐全 | 第40页 |
4.6.4 e-world交互式软件的教师反馈系统还未应用 | 第40-41页 |
5 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e-world交互式课件的实践探索 | 第41-56页 |
5.1 教学案例 1——“地形图的判读” | 第41-49页 |
5.1.1 实践目标假设 | 第41页 |
5.1.2 课标解读 | 第41页 |
5.1.3 教材分析 | 第41-42页 |
5.1.4 学情分析 | 第42页 |
5.1.5 教学目标 | 第42-43页 |
5.1.6 教学过程 | 第43-49页 |
5.2 教学案例 2——“大洲和大洋” | 第49-54页 |
5.2.1 课标解读 | 第49页 |
5.2.2 教材分析 | 第49页 |
5.2.3 学情分析 | 第49-50页 |
5.2.4 教学目标 | 第50页 |
5.2.5 教学过程 | 第50-54页 |
5.3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3.1 e-world交互式软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 | 第54-55页 |
5.3.2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 | 第55页 |
5.3.3 教师对e-world交互式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及教学经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 第55-56页 |
6 e-world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 第56-59页 |
6.1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对e-world交互式软件使用的主观能动性 | 第56-57页 |
6.2 加强对教师的e-world交互式软件的培训 | 第57-58页 |
6.3 e-world交互式软件中可增加一些固定模板,丰富资源库的素材 | 第58-5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1 | 第63-66页 |
附录2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