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纳米氧化锌—聚合物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常见有毒气体及其危害第12-13页
        1.2.1 NH_3的危害及来源第12页
        1.2.2 NO_2的危害及来源第12-13页
    1.3 敏感材料结构及特性第13-17页
        1.3.1 ZnO材料第13-14页
        1.3.2 导电聚合物材料第14-15页
        1.3.3 复合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第15-17页
            1.3.3.1 溶胶-凝胶法第15-16页
            1.3.3.2 原位聚合法第16页
            1.3.3.3 插层复合法第16-17页
            1.3.3.4 共混法第17页
    1.4 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7-18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测试系统第20-28页
    2.1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原理第20-24页
        2.1.1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传感机理简介第20-21页
        2.1.2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第21-22页
        2.1.3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主要参数第22-23页
        2.1.4 改进电阻式气体传感器气敏性能的手段第23-24页
    2.2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第24-25页
    2.3 表征方法第25-27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5页
        2.3.2 扫描电镜(SEM)第25-26页
        2.3.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第26页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NH_3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第28-43页
    3.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8页
    3.2 ZnO-PANI复合薄膜的制备第28-30页
    3.3 敏感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表征第30-34页
        3.3.1 XRD表征第30-31页
        3.3.2 SEM表征第31-32页
        3.3.3 UV-vis表征第32-33页
        3.3.4 FT-IR表征第33-34页
    3.4 ZnO-PANI复合薄膜对NH_3的气敏特性第34-40页
        3.4.1 单层薄膜与复合薄膜气敏响应比较第34-36页
        3.4.2 水热生长时间不同ZnO-PANI复合薄膜对NH_3的气敏响应第36-38页
        3.4.3 ZnO-PANI复合薄膜的重复性及选择性第38-40页
    3.5 NH_3气体传感器响应机理研究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紫外光增强NO_2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气敏特性研究第43-58页
    4.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3页
    4.2 敏感薄膜的制备第43-44页
    4.3 敏感薄膜的表征第44-46页
        4.3.1 SEM表征第44-45页
        4.3.2 XRD表征第45-46页
    4.4 紫外光激发ZnO-PANI复合薄膜对NO_2的气敏特性第46-55页
        4.4.0 单层ZnO薄膜对NO_2气敏响应第46-48页
        4.4.1 单层薄膜与复合薄膜气敏响应比较第48-50页
        4.4.2 不同结构复合薄膜气敏响应比较第50-53页
        4.4.3 不同配比ZnO-PANI分层薄膜对NO_2的气敏响应第53-54页
        4.4.4 ZnO-PANI分层结构薄膜的选择性第54-55页
    4.5 紫外光增强NO_2气体传感器响应机理研究第55-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全文总结第58-59页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低功耗SAR ADC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下一篇:Ⅵ族元素掺杂黑硅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