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介入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2页 |
| ·认知行为理论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 ·访谈法 | 第16-17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介入地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 第18-22页 |
| ·介入地概况 | 第18-19页 |
| ·介入地留守儿童MHT测量结果 | 第19-20页 |
| ·介入地留守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第22-33页 |
| ·小组工作服务设计 | 第22-24页 |
| ·小组活动目标 | 第22页 |
| ·组员的招募 | 第22-23页 |
| ·小组活动设计理念 | 第23-24页 |
| ·小组工作实施过程 | 第24-30页 |
| ·认识阶段 | 第24-25页 |
| ·自我认知阶段 | 第25页 |
| ·放飞孤独阶段 | 第25-26页 |
| ·缓解焦虑阶段 | 第26-27页 |
| ·习惯养成阶段 | 第27-28页 |
| ·行为固化阶段 | 第28-29页 |
| ·回顾阶段 | 第29-30页 |
| ·小组工作服务评估 | 第30-33页 |
| ·总结小组活动 | 第30-31页 |
| ·服务评估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第33-46页 |
| ·个案工作服务设计 | 第33-35页 |
| ·个案背景资料 | 第33页 |
| ·建立关系 | 第33-34页 |
| ·收集资料 | 第34页 |
| ·问题诊断 | 第34-35页 |
| ·订立工作计划 | 第35页 |
| ·个案工作实施过程 | 第35-45页 |
| ·学习焦虑问题的介入 | 第35-38页 |
| ·社交焦虑问题的介入 | 第38-41页 |
| ·孤独倾向问题的介入 | 第41-45页 |
| ·个案工作服务评估 | 第45-46页 |
| ·总结个案活动 | 第45页 |
| ·服务评估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6-49页 |
| ·总结 | 第46-47页 |
| ·介入过程的反思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