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延迟时间理论的设备系统预防性维修策略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引言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 ·维修策略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恢复性维修策略 | 第17页 |
| ·预防性维修策略 | 第17-20页 |
| ·可靠性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背景 | 第20页 |
| ·评定系统可靠性的数量指标 | 第20-22页 |
| ·设备系统预防性维修策略研究 | 第22-30页 |
| ·经典的检测策略模型 | 第22-24页 |
|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预防性维修策略 | 第24-26页 |
| ·基于延迟时间理论的预防性维修策略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单部件系统的定期检测和工龄更换策略模型 | 第31-43页 |
| ·问题描述和建模假设 | 第31-33页 |
| ·问题描述 | 第31-32页 |
| ·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 第32-33页 |
| ·基于三阶段故障过程的定期检测和工龄更换策略模型 | 第33-40页 |
| ·模型Ⅰ | 第34-38页 |
| ·模型Ⅱ | 第38-40页 |
| ·算例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单部件系统的多重点检策略模型 | 第43-57页 |
|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 第43-46页 |
| ·基于三阶段故障过程的多重点检策略模型 | 第46-50页 |
| ·系统更新的各种概率 | 第46-49页 |
| ·更新周期内的期望成本 | 第49-50页 |
| ·更新周期的期望长度 | 第50页 |
| ·单一点检策略模型 | 第50-52页 |
| ·故障更新的期望成本和期望长度 | 第50-51页 |
| ·点检更新的期望成本和期望长度 | 第51-52页 |
| ·模型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 ·算例分析 | 第53-56页 |
| ·单一点检策略的最优点检周期 | 第54页 |
| ·小检成本的阈值水平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单部件系统的多重点检策略预防性维修模型 | 第57-81页 |
| ·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 第57-59页 |
| ·基于三阶段故障过程的多重点检策略预防性维修模型 | 第59-67页 |
| ·故障更新的概率 | 第59-63页 |
| ·点检更新的概率 | 第63-64页 |
| ·预防性维修更新的概率 | 第64-65页 |
| ·更新周期内的期望成本 | 第65-66页 |
| ·更新周期的期望长度 | 第66-67页 |
| ·单一点检策略的预防性维修模型和多重点检策略模型 | 第67-71页 |
| ·仅有小检的单一点检策略预防性维修模型 | 第67-69页 |
| ·仅有大检的单一点检策略预防性维修模型 | 第69-71页 |
| ·多重点检策略模型 | 第71页 |
| ·算例分析 | 第71-79页 |
| ·仿真算法 | 第72-76页 |
| ·不同模型的结果比较和分析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6 多部件复杂系统的预防性维修模型—案例研究 | 第81-101页 |
| ·设备和维修策略介绍 | 第82-83页 |
| ·数据分析 | 第83-86页 |
| ·建模假设 | 第86-87页 |
| ·参数估计 | 第87-96页 |
| ·最大似然函数 | 第87-92页 |
| ·仿真检验 | 第92-93页 |
| ·拟合模型结果 | 第93页 |
| ·卡方拟合优度检验 | 第93-96页 |
| ·基于两阶段延迟时间的预防性维修模型 | 第96-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03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6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16-12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