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大病医疗保险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关于大病医疗保险供给适度性的内涵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衡量指标的研究 | 第19页 |
·对大病医疗保险水平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病医疗保险水平理论 | 第23-33页 |
·大病的内涵及其属性 | 第23-27页 |
·大病的概念 | 第23-25页 |
·大病医疗保险的含义 | 第25-26页 |
·大病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及其适度性 | 第27-30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含义 | 第27-28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指标选择 | 第28-29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判定标准 | 第29-30页 |
·大病医疗保险相关概念的定义 | 第30页 |
·医疗保障的基本理论 | 第30-33页 |
·疾病风险理论 | 第30-31页 |
·反贫困理论 | 第31页 |
·供给、需求均衡理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医疗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33-43页 |
·国际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 | 第33-36页 |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 第33-34页 |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 第34-35页 |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35-36页 |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商业医疗保险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经验借鉴 | 第37页 |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经验借鉴 | 第37-38页 |
·国内关于大病医疗保险的研究 | 第38-43页 |
·门诊大病政策的区域研究 | 第39页 |
·门诊大病病种数量的研究 | 第39-41页 |
·门诊大病的病种类别研究 | 第41页 |
·门诊大病病种管理的研究 | 第41-42页 |
·门诊大病费用支付方式的研究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供给分析 | 第43-62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医疗资源供给分析 | 第43-51页 |
·医疗卫生机构配置 | 第43-46页 |
·大病医疗保险项目配置 | 第46-48页 |
·医疗人力资源配置 | 第48-50页 |
·门诊大病的病种范围 | 第50-51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财力供给分析 | 第51-57页 |
·大病医疗保险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 第52-54页 |
·大病医疗保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第54-56页 |
·大病医疗保险支出占医疗保险基金的比重 | 第56-57页 |
·不同省市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比较分析 | 第57-62页 |
·上海市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 第57-59页 |
·福建省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 第59-60页 |
·江西省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 第60页 |
·江苏南通大病医疗保险政策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2-72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定义 | 第62页 |
·大病保障水平评价框架的建立 | 第62-63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62-63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第63-70页 |
·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 第63-64页 |
·基于AHP的上海大病医疗保险评估指标层次分析 | 第64-69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69-70页 |
·系统的评价与解释 | 第70-72页 |
第六章 上海市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分析 | 第72-98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现状 | 第72-83页 |
·大病医疗保险中住院水平分析 | 第73-75页 |
·大病医疗保险中门诊大病水平分析 | 第75-78页 |
·大病医疗保险费用分析 | 第78-81页 |
·大病医疗保险个人均负担比重分析 | 第81-83页 |
·上海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分析 | 第83-85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的含义 | 第84页 |
·大病保险水平适度性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84页 |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判断标准 | 第84-85页 |
·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统筹基金中的应用 | 第85-96页 |
·灰色系统理论及模型概述 | 第85页 |
·统筹基金支出预测分析 | 第85-89页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测分析 | 第89-92页 |
·大病病种与统筹基金结余的适度性分析 | 第92-96页 |
·纳入上海门诊大病的新病种可行性 | 第96-98页 |
第七章 大病医疗保险供给的适度性调控策略 | 第98-103页 |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 | 第98-99页 |
·健全门诊大病病种 | 第98页 |
·改善医疗保险的报销机制 | 第98-99页 |
·建立大病医疗补助基金 | 第99页 |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第99-101页 |
·增强医疗资源的城郊联动效应 | 第99-100页 |
·改善医院和社区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 | 第100-101页 |
·加大对医疗保险的财政补贴 | 第101-102页 |
·科学预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未来结余 | 第101-102页 |
·完善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 | 第102页 |
·加强门诊大病准入机构的监督机制 | 第102-10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