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第11-12页 |
| ·全面提高高等农业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12页 |
| ·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内涵研究 | 第13-14页 |
|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意义研究 | 第14页 |
|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问题成因研究 | 第15-16页 |
|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 第16-17页 |
| ·研究评述 | 第17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 ·高等农业院校 | 第17-18页 |
| ·高校青年教师的内涵 | 第18页 |
| ·教学能力的内涵 | 第18页 |
|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的现状 | 第20-34页 |
| ·调查设计 | 第20-21页 |
| ·调查样本选择 | 第20页 |
|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调查研究过程 | 第21页 |
|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34页 |
| ·专业知识扎实,但教育知识相对缺乏 | 第21-23页 |
| ·认同教师职业,但奉献精神有所不足 | 第23-24页 |
| ·教学手段先进,但教学技能不够全面 | 第24-30页 |
| ·采取培养措施,但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影响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4-36页 |
| ·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 | 第34-35页 |
|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 ·尊师重道的氛围弱化 | 第36页 |
| ·政府因素 | 第36-38页 |
| ·高校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36-37页 |
| ·高校扩招的影响 | 第37页 |
| ·高校教师待遇不高 | 第37-38页 |
| ·学校因素 | 第38-40页 |
| ·培养机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 ·激励机制不科学 | 第39页 |
| ·监控机制不规范 | 第39-40页 |
| ·个人因素 | 第40-42页 |
| ·综合素质缺乏 | 第40-41页 |
| ·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 第42-51页 |
| ·青年教师应该科学定位自身角色 | 第42-44页 |
|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第42-43页 |
| ·教学的研究者 | 第43页 |
| ·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 第43-44页 |
| ·激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生力 | 第44-47页 |
|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 第44-45页 |
| ·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 第45-46页 |
| ·促进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融合 | 第46-47页 |
| ·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保障 | 第47-51页 |
|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 第47-48页 |
| ·完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 | 第48-49页 |
| ·认真落实教学监控制度 | 第49页 |
| ·健全教学评价激励机制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1 | 第55-59页 |
| 附录2 | 第59-61页 |
| 附录3 | 第61-65页 |
| 附录4 | 第65-66页 |
| 附录5 | 第66-67页 |
| 附录6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