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以生为本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大学生参与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学生参与的概念 | 第16-17页 |
| ·管理与高校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9-29页 |
|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 第19-20页 |
|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原则及主要特征 | 第21-22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原则 | 第21-22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 第22页 |
| ·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法律基础 | 第22-24页 |
| ·高校学生具有的权利 | 第23-24页 |
| ·高校具有的权力 | 第24页 |
| ·高校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4页 |
| ·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 ·实现高校内部均衡的有效方式 | 第24-25页 |
| ·适应学生角色变迁的现实需要 | 第25页 |
|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保证 | 第25-26页 |
| ·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 | 第26-29页 |
| ·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 | 第26页 |
|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选择 | 第26-27页 |
| ·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和健康情感教育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原因 | 第29-41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动因 | 第29-31页 |
| ·群体冲突 | 第29页 |
| ·“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 第29-30页 |
| ·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 第30页 |
| ·法律因素 | 第30页 |
| ·科技因素 | 第30-31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 | 第31-33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3-37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5-37页 |
| ·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 | 第37-41页 |
| ·主观因素 | 第37-38页 |
| ·客观因素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示例 | 第41-51页 |
| ·教学管理 | 第41-45页 |
| ·教学效果评估 | 第41-42页 |
| ·教师工作考核 | 第42-44页 |
| ·选修课程的设置 | 第44-45页 |
| ·奖、助学金的评定 | 第45-48页 |
| ·奖学金的评定 | 第45-46页 |
| ·助学金申请 | 第46-48页 |
| ·后勤管理 | 第48-50页 |
| ·宿舍管理 | 第48-49页 |
| ·学生食堂 | 第49-50页 |
| ·学生会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以生为本理念下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 | 第51-56页 |
| ·树立新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 | 第51-53页 |
|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民主参与意识 | 第51页 |
| ·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 | 第51-53页 |
| ·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明确学生参与的事项 | 第53页 |
|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畅通学生参与的途径 | 第53-54页 |
| ·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 第54页 |
| ·创设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 第54-55页 |
|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 第55-56页 |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