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7页 |
2 黄土地区地铁隧道土层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7-30页 |
·地铁隧道开挖土体的变形机理 | 第17-24页 |
·地层初始应力状态的改变 | 第17-19页 |
·土体的固结沉降 | 第19-24页 |
·地层的损失理论 | 第24页 |
·影响西安地铁地表沉降的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隧道断面形状 | 第24页 |
·隧道埋深 | 第24-25页 |
·黄土性质 | 第25-26页 |
·地面沉降槽 | 第26页 |
·地下水 | 第26页 |
·支护结构 | 第26-27页 |
·施工工序 | 第27页 |
·邻近施工 | 第27页 |
·时间因素 | 第27页 |
·地层变形的形式 | 第27-29页 |
·地表整体变形形式 | 第28页 |
·地表拱式变形形式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施工参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30-47页 |
·引言 | 第30页 |
·MIDAS 软件简介 | 第30-31页 |
·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31-45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埋深对地铁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2-35页 |
·开挖孔径对地铁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5-37页 |
·围岩的性质对地铁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7-39页 |
·支护措施对地铁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39-44页 |
·开挖方式对地铁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西安地铁隧道区间段数值模拟 | 第47-62页 |
·区间概况 | 第47页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47-50页 |
·地层岩性 | 第47-49页 |
·湿陷性黄土 | 第49页 |
·古土壤 | 第49页 |
·区间水文 | 第49-50页 |
·数值模拟 | 第50-55页 |
·工程概况 | 第50-52页 |
·模拟条件的确定 | 第52-53页 |
·基本假设 | 第53-54页 |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54页 |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5 西安地铁隧道区间段监测分析 | 第62-79页 |
·监测的目的及原则 | 第62-63页 |
·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62页 |
·监测的原则 | 第62-63页 |
·监测的项目 | 第63-77页 |
·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 第63-65页 |
·地表沉降监测 | 第65-68页 |
·拱顶沉降监测 | 第68-71页 |
·结构净空收敛监测 | 第71-73页 |
·围岩压力监测 | 第73-77页 |
·现场实测数据和模拟算结果数据对比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