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本研究的价值 | 第12-13页 |
1.理论价值 | 第12页 |
2.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一、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多元呈现 | 第13-24页 |
(一)理智型——基于吴正宪的教学风格研究 | 第13-16页 |
1.创设情境 | 第13-14页 |
2.探索新知 | 第14-16页 |
(二)情感型——基于窦桂梅的教学风格研究 | 第16-19页 |
(三)导演型——基于李镇西的教学风格研究 | 第19-21页 |
(四)秀婉型——基于李吉林的教学风格研究 | 第21-24页 |
二、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 第24-40页 |
(一)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形成路径 | 第24-31页 |
1.吴正宪:拜师学习→艰辛探索→从事科研→创立特色 | 第24-27页 |
2.窦桂梅:自立→自觉→自省 | 第27-29页 |
3.李镇西:教育浪漫主义→教育现实主义→教育理想主义 | 第29-30页 |
4.李吉林: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论→情境教育学 | 第30-31页 |
(二)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影响因素 | 第31-36页 |
1.以书籍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 第31-32页 |
2.以理念引领自主持续发展 | 第32-33页 |
3.以专家引领职业生涯规划 | 第33-34页 |
4.以科研提高主体“实践性学识” | 第34-35页 |
5.以“反思性实践”作为教师行走方式 | 第35-36页 |
(三)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的共有基质 | 第36-40页 |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念,从“职业”到“事业”的教师专业发展 | 第36-37页 |
2.深厚的文化底蕴,“变革实践的能力”与“教育爱” | 第37-38页 |
3.学科理论教育化,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的整合 | 第38页 |
4.熟练的教学策略,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 | 第38-40页 |
三、特级教师教学风格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第40-47页 |
(一)以教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打造合格教师 | 第40-42页 |
1.体验工作价值,树立职业认同感 | 第40-41页 |
2.加深教育理解,形成教育理念 | 第41页 |
3.掌握教学技能,驾驭教学工作 | 第41-42页 |
(二)以教学的特色性与示范性打造骨干教师 | 第42-44页 |
1.转向自我,推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 第42-43页 |
2.积累优势,形成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 第43-44页 |
3.培训升华,引领其他教师共同成长 | 第44页 |
(三)以教学的不可复制与不可替代性打造卓越教师 | 第44-47页 |
1.潜心钻研,打造独特教学风格 | 第45页 |
2.讲学指导,启迪教师教育智慧 | 第45页 |
3.项目合作,拓宽理论与实践视野 | 第45-46页 |
4.著书立说,协助推动教育改革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