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7-2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7-24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 | 第26-28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二、 主要创新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一、 论文框架 | 第30-31页 |
二、 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33-79页 |
第一节 一般企业的成长理论 | 第33-40页 |
一、 成长机制论 | 第33-36页 |
二、 成长阶段论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新企业的成长研究 | 第40-63页 |
一、 内部缺陷与应对机制 | 第41-47页 |
二、 环境特征与应对机制 | 第47-53页 |
三、 组织烙印的相关研究 | 第53-55页 |
四、 新企业业绩影响因素理论 | 第55-56页 |
五、 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 | 第56-60页 |
六、 新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63-75页 |
一、 商业模式概念研究 | 第63-68页 |
二、 新企业的商业模式 | 第68-71页 |
三、 商业模式动态研究 | 第71-75页 |
第四节 文献总结与展望 | 第75-79页 |
一、 对现有文献的评介 | 第75-76页 |
二、 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 第76-79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79-101页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79-87页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79-82页 |
二、 理论框架的提出 | 第82-87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87-101页 |
一、 研究总体设计 | 第87-89页 |
二、 资料获取过程 | 第89-92页 |
三、 资料分析过程 | 第92-95页 |
四、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95-101页 |
第四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启动阶段 | 第101-147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第101-124页 |
一、 进入市场 | 第101-111页 |
二、 组织经营过程 | 第111-117页 |
三、 算计收支 | 第117-124页 |
第二节 关键初始条件及其影响 | 第124-134页 |
一、 关键初始条件的识别 | 第124-127页 |
二、 关键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127-134页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第134-139页 |
一、 资源积累:重视软资源 | 第134-136页 |
二、 协调机制:非正式协调 | 第136-139页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第139-141页 |
一、 市场定位的不确定性 | 第139-140页 |
二、 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 | 第140页 |
三、 利润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140-141页 |
第五节 驱动阶段转换的关键因素 | 第141-147页 |
一、 业绩反馈 | 第143-144页 |
二、 创业者期望水平改变 | 第144-145页 |
三、 新机会识别 | 第145-147页 |
第五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调整阶段 | 第147-209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第147-185页 |
一、 识别市场定位 | 第147-173页 |
二、 重组经营过程 | 第173-177页 |
三、 调整利润模式 | 第177-185页 |
第二节 初始条件及后续因素的影响 | 第185-195页 |
一、 关键的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186-190页 |
二、 后续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190-195页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第195-201页 |
一、 资源积累:资源水平提升 | 第195-196页 |
二、 协调机制:协调正式化 | 第196-201页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第201-203页 |
一、 市场定位的不确定性 | 第201页 |
二、 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 | 第201-202页 |
三、 利润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202-203页 |
第五节 驱动阶段转换的关键因素 | 第203-209页 |
一、 自身角色定位的认知 | 第203-205页 |
二、 商业模式可行性认知 | 第205-206页 |
三、 外部利益相关者认同 | 第206-209页 |
第六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确立阶段 | 第209-241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第209-229页 |
一、 确立市场定位 | 第209-218页 |
二、 优化经营过程 | 第218-222页 |
三、 优化利润模式 | 第222-229页 |
第二节 关键初始条件及后续因素的影响 | 第229-233页 |
一、 关键的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229-230页 |
二、 后续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230-233页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第233-237页 |
一、 资源积累:加速积累 | 第233-235页 |
二、 协调机制:渐进优化 | 第235-237页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第237-241页 |
一、 商业模式的状态 | 第237-238页 |
二、 仍旧存在的问题 | 第238-241页 |
第七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综合模型 | 第241-257页 |
第一节 综合模型概述 | 第241-248页 |
一、 对综合模型的描述 | 第241-243页 |
二、 对三个阶段的讨论 | 第243-248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比较 | 第248-257页 |
一、 与现有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 | 第248-251页 |
二、 与现有影响因素理论的比较 | 第251-253页 |
三、 与相关商业模式理论的比较 | 第253-254页 |
四、 与其他理论的比较和探讨 | 第254-25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57-26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257-260页 |
一、 从商业模式角度界定新企业有助于揭示新企业成长的内涵 | 第257-258页 |
二、 新企业成长过程由商业模式启动、调整和确立三阶段构成 | 第258-259页 |
三、 新企业成长各个阶段的转换受若干因素的驱动作用 | 第259页 |
四、 关键的初始条件在新企业成长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 第259-260页 |
五、 新企业的资源积累和协调机制构建是个渐进的过程 | 第260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260-263页 |
一、 主要局限 | 第261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261-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79页 |
致谢 | 第279-281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81-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