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国外对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我国对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一) 研究范围 | 第16页 |
(二)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文献法 | 第16-17页 |
(二) 访谈法 | 第17页 |
(三) 比较法 | 第17页 |
(四)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 | 第18-22页 |
一、 产生背景 | 第18-19页 |
二、 历史沿革 | 第19-22页 |
(一) 早期阶段(1988 年以前) | 第19页 |
(二) 探索阶段(1988-1995) | 第19-20页 |
(三) 成长阶段(1995-2000) | 第20页 |
(四) 现阶段(2000-至今)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的解析 | 第22-45页 |
一、 课程目标 | 第22-25页 |
(一) 初级阶段课程目标 | 第22-23页 |
(二) 中级阶段课程目标 | 第23-24页 |
(三) 课程目标的特点 | 第24-25页 |
二、 课程内容 | 第25-30页 |
(一) 初级阶段课程内容 | 第26-27页 |
(二) 中级阶段课程内容 | 第27-28页 |
(三) 课程内容的特点 | 第28-30页 |
三、 课程实施 | 第30-38页 |
(一) 课程实施概况 | 第30-35页 |
(二) 课堂实例——会动的图片 | 第35-37页 |
(三) 教师教案节选 | 第37-38页 |
(四) 课程实施的特点 | 第38页 |
四、 课程评价 | 第38-45页 |
(一) 评价原理 | 第39-40页 |
(二) 评价方法 | 第40-43页 |
(三) 评价方法的特点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对我国的启示:以上海为例 | 第45-67页 |
一、 英国“设计与技术”课程与上海“劳动技术”课程的比较 | 第45-57页 |
(一) 课程目标比较 | 第46-49页 |
(二) 课程内容比较 | 第49-55页 |
(三) 课程实施比较 | 第55-57页 |
(四) 课程评价比较 | 第57页 |
二、 上海“劳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 | 第57-63页 |
三、 改进上海“劳动技术”课程的若干建议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1 | 第75-78页 |
附录 2 | 第78-81页 |
附录 3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