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归因风格、宽恕及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第11-24页
 1 宽恕第11-16页
   ·宽恕的概念界定第11-12页
   ·宽恕类型第12页
   ·宽恕的研究方法第12-14页
   ·宽恕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2 归因风格第16-19页
   ·归因与归因风格的界定第16-17页
   ·归因的理论第17-19页
   ·归因风格的研究方法第19页
 3 攻击性第19-22页
   ·攻击性的界定第19-20页
   ·攻击性的分类第20页
   ·攻击性的理论第20-21页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第21-22页
 4 宽恕、归因风格及攻击性的关系第22-24页
   ·归因风格与宽恕的关系第22-23页
   ·宽恕与攻击性的关系第23页
   ·归因风格与攻击性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第24-27页
 1 问题提出第24-25页
 2 研究内容第25页
 3 研究假设第25页
 4 研究模型的假设第25-26页
 5 研究意义第26页
 6 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三部分:宽恕问卷的修订第27-33页
 1 研究背景第27页
 2 宽恕问卷的初测第27-30页
   ·宽恕问卷前期项目的拟订第27-28页
   ·宽恕问卷的初测样本第28页
   ·宽恕问卷的初测工具及方法第28页
   ·研究结果第28-30页
 3 宽恕问卷的正式施测第30-33页
   ·宽恕问卷的正式样本第30页
   ·宽恕问卷的测试工具及方法第30-31页
   ·研究结果第31-33页
第四部分:大学生归因风格、宽恕及攻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第33-49页
 1 研究目的第33页
 2 研究假设第33页
 3 研究方法第33-35页
   ·被试第33-34页
   ·工具第34页
   ·数据分析第34-35页
 4 研究结果第35-49页
     ·大学生归因风格的特点第35-37页
   ·大学生宽恕的特点第37-39页
   ·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第39-42页
   ·大学生归因风格、宽恕及攻击性的单变量回归分析第42-46页
   ·大学生归因风格、宽恕及攻击性的三者关系第46-49页
第五部分:讨论第49-54页
 1 大学生宽恕问卷的修订第49页
 2 大学生归因风格的基本特点第49-50页
 3 大学生宽恕的基本特点第50页
 4 大学生攻击性的基本特点第50-51页
 5 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宽恕的关系第51-52页
 6 大学生归因风格与攻击的关系第52-53页
 7 大学生宽恕与攻击的关系第53页
 8 宽恕在大学生归因风格与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第53-54页
第六部分:结论第54-57页
 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4-55页
 2 研究的局限第55页
 3 研究的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论学生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