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医闹”现象的政府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医疗纠纷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医闹”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15页 |
第四节 本文的观点 | 第15-18页 |
一、主要观点 | 第15-16页 |
二、理论创新 | 第16页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闹”问题概述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医闹”的概念 | 第18-22页 |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 | 第18-20页 |
二、“医闹”的定义 | 第20-21页 |
三、“医闹”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服务属性 | 第22页 |
一、公立医院的概念界定 | 第22页 |
二、公立医院的公益服务性质 | 第22页 |
第三节 我国公立医院“医闹”的基本特征 | 第22-26页 |
一、突发性 | 第23页 |
二、复杂性 | 第23-24页 |
三、法律性 | 第24页 |
四、经济性 | 第24-25页 |
五、社会性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我国公立医院“医闹”的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闹”的原因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27-31页 |
一、政府对公立医院定位错误 | 第27-28页 |
二、政府对公立医院资金投入不足 | 第28-29页 |
三、政府对公立医院资源分配不平衡 | 第29页 |
四、政府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培训不足 | 第29-30页 |
五、政府对公立医院“医闹”行为执法不严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综合性原因 | 第31-35页 |
一、公立医院诊疗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 第31页 |
二、医疗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三、患方过度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第32-33页 |
四、患方主观上对诊疗结果期望过高 | 第33页 |
五、社会舆论导向偏差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政府在公立医院“医闹”治理中的问题分析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政府治理公立医院“医闹”的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一、“医闹”得到控制 | 第35页 |
二、“医闹”未得到控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闹”治理中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一、治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 第36-37页 |
二、行政调解存在缺陷 | 第37-38页 |
三、公平性不足 | 第38-39页 |
四、宣传教育不足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闹”现象的政府治理之道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 第40-44页 |
一、协商机制的完善 | 第40-41页 |
二、调解机制的完善 | 第41-43页 |
三、诉讼机制的完善 | 第43页 |
四、建立多元化解决机制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法规制度 | 第44-46页 |
一、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 | 第44页 |
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鉴定机制 | 第46-48页 |
一、保证鉴定机构的公正中立性 | 第46-47页 |
二、完善鉴定程序 | 第47页 |
三、健全鉴定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7页 |
四、完善错鉴追究制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赔偿机制 | 第48-49页 |
一、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赔偿制度 | 第48页 |
二、建立专门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赔偿基金 | 第48-49页 |
第五节 完善公立医院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 | 第49-50页 |
第六节 严厉打击公立医院“医闹”行为 | 第50页 |
第七节 建立公立医院“医闹”的预防控制机制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