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标 | 第8页 |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页 |
·论文框架 | 第9-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关于资产质量的文献综述 | 第12页 |
·关于股利政策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关于资产质量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关于股利政策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资产质量与股利政策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3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资产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资产质量的内涵 | 第20-21页 |
·资产质量特征 | 第21-22页 |
·资产质量的理论假设 | 第22页 |
·资产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股利政策的内容 | 第23-24页 |
·股利政策的类型 | 第24页 |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4 制造业资产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4页 |
·我国制造业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影响资产质量的各种因素 | 第27-30页 |
·宏观因素 | 第27-29页 |
·微观因素 | 第29-30页 |
·建立资产质量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0页 |
·资产质量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30-34页 |
5 股利政策的相关性及评价方法 | 第34-38页 |
·股利政策的相关性 | 第34页 |
·选择的评价方法 | 第34-3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4-36页 |
·灰色关联法 GRA | 第36-37页 |
·评价思路 | 第37-38页 |
6 实证分析 | 第38-53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38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资产质量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9页 |
·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 | 第39-40页 |
·资产质量不同特征下公因子所含信息 | 第40-41页 |
·计算资产质量不同特征综合因子得分 | 第41-49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49-50页 |
·实证结论 | 第50-53页 |
·主成分分析法结论 | 第50-51页 |
·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第51-5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创新点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