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语文导读教学模式研究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用模式研究法研究语文教学经验 | 第9-21页 |
第一节 “模式”概说 | 第9-10页 |
一、 关于模式的界定 | 第9-10页 |
二、 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10页 |
第二节 教学模式 | 第10-14页 |
一、 用模式法研究教学活动 | 第10-11页 |
二、 教学模式 | 第11-14页 |
第三节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 第14-21页 |
一、 用模式法研究阅读教学 | 第14-15页 |
二、 导读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15-21页 |
第二章 导读教学典型经验描述 | 第21-30页 |
第一节 黎见明的导读教学思想 | 第21-22页 |
一、 黎见明老师的教学历程 | 第21页 |
二、 “导读”教学思想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 第22-25页 |
一、 钱梦龙老师导读思想形成的历程 | 第22-23页 |
二、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内容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宁鸿彬阅读教学改革的思想和实践 | 第25-27页 |
一、 宁鸿彬老师的改革历程 | 第25页 |
二、 宁鸿彬老师阅读教学改革思想的内容 | 第25-27页 |
第四节 蔡澄清的“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 第27-29页 |
一、 “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产生历程 | 第27页 |
二、 “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五节 张富的“跳摘式教学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导读教学模式研究 | 第30-62页 |
第一节 导读教学模式的哲学主题 | 第30-34页 |
一、 导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本质观和学习本质观 | 第30-31页 |
二、 导读模式的师生观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导读教学模式功能目标分析 | 第34-44页 |
一、 导读模式功能目标观形成的背景 | 第34-36页 |
二、 导读模式对阅读能力的认识 | 第36-38页 |
三、 导读模式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 第38-44页 |
第三节 导读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 | 第44-53页 |
一、 自读 | 第44-45页 |
二、 教读 | 第45-51页 |
三、 练习 | 第51-52页 |
四、 教学程序各环节的关系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导读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和要领 | 第53-62页 |
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53页 |
二、 教以方法,训练思维 | 第53-60页 |
三、 善于设疑,善于启发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