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微电容检测技术的应用背景 | 第7-11页 |
| ·电容传感器 | 第7-9页 |
| ·微电容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9-11页 |
| ·微电容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微电容检测方法 | 第11-15页 |
| ·微电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第2章 绪论 | 第17-1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3章 微电容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19-37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微电容传感器 | 第19-20页 |
| ·C/V转换电路设计 | 第20-26页 |
| ·典型充放电法C/V转换电路分析 | 第20-22页 |
| ·间歇式充放电法C/V转换电路设计 | 第22-26页 |
| ·检测控制核心——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26-28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概述 | 第26-27页 |
| ·检测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27-28页 |
|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 第28-32页 |
| ·串行总线设计 | 第29-30页 |
| ·RS-232和RS-485标准接口标准的特点 | 第30-31页 |
| ·串口收发芯片MAX487 | 第31-32页 |
| ·串口通信硬件电路图 | 第32页 |
| ·CAN总线设计 | 第32-36页 |
| ·CAN总线的发展现状及优点简介 | 第32-33页 |
| ·CAN总线的工作过程 | 第33-35页 |
| ·CAN总线接口设计 | 第35-36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36-37页 |
| 第4章 微电容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3页 |
| ·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37-43页 |
| ·控制器主程序的设计 | 第37-38页 |
| ·eCAN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38-41页 |
| ·SCI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 第5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 ·试验条件与设备 | 第43页 |
| ·微电容检测系统的标定 | 第43-53页 |
| ·空气介质下0~1PF测量范围的电容标定 | 第43-47页 |
| ·空气介质下0~10PF测量范围的电容标定 | 第47-49页 |
| ·柴油介质下0~1PF测量范围的电容标定 | 第49-51页 |
| ·柴油介质下0~10PF测量范围的电容标定 | 第51-52页 |
| ·标定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差异性分析 | 第52-53页 |
| ·微电容检测系统的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 ·空气介质下0~1PF测量范围的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空气介质下0~10PF测量范围的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柴油介质下0~1PF测量范围的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 ·柴油介质下0~10PF测量范围的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建议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