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有关脑电的基本知识 | 第10-13页 |
| ·自发脑电 | 第10-11页 |
| ·诱发脑电 | 第11-13页 |
| ·脑电图的导联法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 | 第15-21页 |
| ·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 | 第15-17页 |
| ·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 | 第15-16页 |
| ·设计可选择的方案 | 第16-17页 |
|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方案论证 | 第17-21页 |
| ·A/D 转换方案论证 | 第18页 |
| ·信号处理芯片的选择 | 第18-19页 |
| ·显示与数据传输接口的选择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放大电路设计 | 第21-25页 |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21-24页 |
| ·脑电信号的特点 | 第21页 |
| ·芯片介绍 | 第21-23页 |
| ·硬件电路 | 第23-24页 |
| ·中间级和末级放大电路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滤波电路设计 | 第25-38页 |
| ·滤波器介绍 | 第25-28页 |
| ·滤波器设计 | 第28-38页 |
| ·低通滤波器 | 第28-31页 |
| ·二阶高通滤波器 | 第31-34页 |
| ·陷波器 | 第34-37页 |
| ·放大滤波整体电路仿真与实测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隔离和极性转换电路 | 第38-42页 |
| ·隔离电路 | 第38-40页 |
| ·光隔离器介绍 | 第38-39页 |
| ·硬件电路 | 第39-40页 |
| ·极性变换 | 第40-42页 |
| 第六章 A/D 采集设计 | 第42-49页 |
| ·A/D 的选型 | 第42-43页 |
| ·TLC5540 外围电路及硬件设计 | 第43-45页 |
| ·基于 FPGA 的 AD 采集设计 | 第45-49页 |
| 第七章 FPGA 内实现算法分析 | 第49-56页 |
| ·FPGA 简介 | 第49-53页 |
| ·Cyclone 的结构 | 第49-51页 |
| ·Cyclone 硬件配置 | 第51页 |
| ·设计软件 Quartus II 及其使用 | 第51-53页 |
| ·基于 FPGA 的 FIR 滤波器设计 | 第53-56页 |
| ·FIR 滤波器原理 | 第53-54页 |
| ·FPGA 内 FIR 滤波器的设计 | 第54-56页 |
| 第八章 FPGA 对液晶的控制 | 第56-70页 |
| ·液晶的选择 | 第56-57页 |
| ·WG12864A 液晶特性及指令 | 第57-61页 |
| ·液晶特性 | 第57页 |
| ·接口定义及与 FPGA 的连接 | 第57-59页 |
| ·液晶的控制时序及指令 | 第59-61页 |
| ·FPGA 对液晶实时波形显示的控制 | 第61-70页 |
| ·液晶显示波形的原理 | 第61-62页 |
| ·液晶控制程序的设计 | 第62-70页 |
| 第九章 FPGA 与 PC 的数据传输 | 第70-81页 |
| ·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70页 |
| ·USB 芯片的选择 | 第70-71页 |
| ·FT245BM USB 的工作原理及与 FPGA 的连接 | 第71-75页 |
| ·FT245B 的工作原理 | 第71-73页 |
| ·FPGA 与 FT245BM 的连接 | 第73-75页 |
| ·FPGA 通过 USB 接口与 PC 通信程序的编写 | 第75-81页 |
| 第十章 结束语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附录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