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深圳文学生产形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 深圳文学的意义第8-9页
 二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生产第9-10页
 三 关于“深圳文学”第10-12页
第一章 走进深圳文学第12-26页
 第一节 特区人物形象演绎第13-19页
  一 “移民形象”的嬗变第13-16页
  二 “土著形象”的演绎第16-17页
  三 人物形象的现实特征第17-19页
 第二节 源自特区的思想情感第19-23页
 第三节 艺术探讨的差异第23-26页
第二章 深圳作家群考察第26-42页
 第一节 文学体制内外第26-28页
 第二节 叙述视角与表达多样化第28-35页
  一 刘西鸿:寻梦者内心的“自我”呐喊第28-29页
  二 安子:打工者的心理历程第29-30页
  三 西西:深圳女性的心灵叙述第30-32页
  四 丁力:商界风云的演绎者第32-35页
 第三节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第35-40页
  一 郁秀现象:《花季雨季》的畅销神话与《太阳鸟》的冷落第35-36页
  二 “妞妞事件”:官本位思想与网络政治下的文学传播第36-39页
  三 “深圳丁力文学奖”:另类的文学宣传方式第39-40页
 第四节 作家批判立场的普遍隐退第40-42页
第三章 深圳文学生产环境第42-50页
 第一节 兼容开放的移民文化第42-44页
 第二节 “文化立市”与“文博会”第44-50页
  一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立市”第44-47页
  二 从“深圳读书月”到“文博会”的召开第47-50页
第四章 深圳文学消费市场第50-54页
 第一节 读者群第50-52页
  一 深圳读者群的沉积第50-51页
  二 深圳读者群的两级分化第51-52页
 第二节 文学批评:深圳的精神守望第52-54页
结语第54-58页
注释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后记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中学汉语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洛坤府城市中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学质量智能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