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研究现状第12-15页
     ·述补结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专题研究情况第12-13页
       ·专书研究情况第13-14页
     ·《水浒传》语法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研究目的与语料第15-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述补结构本身的研究意义第15页
       ·现有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需要第15-16页
       ·《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的必要性第16-17页
     ·语料第17-18页
   ·研究方法和适用理论第18-19页
   ·研究范围和《水浒传》述补结构的分类第19-21页
     ·本文的研究范围第19-20页
     ·述补结构的分类第20-21页
2. 《水浒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第21-97页
   ·关于动结式产生以及发展的研究情况第21-23页
   ·《水浒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的界定和分类第23-29页
     ·《水浒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的界定第23-29页
       ·《水浒传》动结式的界定标准第23-27页
       ·其他专书研究情况第27-29页
     ·《水浒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分类第29页
   ·动结式指受补语结构的特点第29-52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9-3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35-40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40-52页
       ·各个句型的形式、语义上的特点第40-46页
       ·同一VC结构构成的形式第46-52页
   ·动结式指施补语结构的特点第52-59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52-5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55-57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57-59页
       ·各个句型的形式、语义上的特点第57-58页
       ·同一VC结构构成的形式第58-59页
   ·动结式指动补语结构的特点第59-92页
     ·《水浒传》指动补语的分类第59-61页
     ·动态性结果补语结构的特点第61-83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61-6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65-77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77-83页
         ·各个句型的形式、语义上的特点第77-80页
         ·同一VC结构构成的形式第80-83页
     ·状态补语结构的特点第83-88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83-8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85-86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86-88页
         ·各个句型的形式、语义上的特点第86-87页
         ·同一VC结构构成的形式第87-88页
     ·程度补语结构的特点第88-92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88-90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90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90-92页
   ·小结第92-97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92-93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93-94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94-95页
     ·动结式发展上的特点第95-97页
3. 《水浒传》动趋式述补结构第97-177页
   ·关于动趋式产生问题的研究情况第97-99页
   ·《水浒传》动趋式述补结构的界定和分类第99-107页
     ·《水浒传》动趋式述补结构的界定第99-104页
       ·趋向补语的特点第99-100页
       ·《水浒传》动趋式的界定标准第100-104页
     ·《水浒传》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分类第104-107页
   ·趋向义趋向补语结构的特点第107-152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07-127页
       ·简单趋向补语第107-119页
       ·复合趋向补语第119-127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27-136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136-152页
   ·结果义趋向补语结构的特点第152-166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52-157页
       ·简单趋向补语第152-154页
       ·复合趋向补语第154-157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57-162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162-166页
   ·动态义趋向补语结构的特点第166-173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66-169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69-171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171-173页
   ·小结第173-177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73-17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75页
     ·句型上的特点第175-176页
     ·动趋式发展上的特点第176-177页
4. 《水浒传》‘V得(O)’述补结构第177-215页
   ·‘V得(O)’述补结构的产生问题以及它的分类第177-183页
     ·‘V得(O)’述补结构的产生时期和过程第177-179页
     ·《水浒传》‘V得(O)’述补结构的界定和分类第179-183页
   ·‘V得(O)’结果补语结构第183-188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83-187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87-188页
   ·‘V得(O)’动态性结果补语结构第188-198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88-194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194-198页
   ·‘V得(O)’可能补语结构第198-208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198-203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03-208页
   ·‘V得(O)’凝固形式第208-212页
   ·小结第212-215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12-213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13页
     ·‘V得(O)’述补结构发展上的特点第213-215页
5. 《水浒传》‘V得C’述补结构第215-267页
   ·‘V得C’述补结构的产生以及分类第215-218页
     ·‘V得C’述补结构的产生时期和过程第215-216页
     ·《水浒传》‘V得C’述补结构的分类第216-218页
   ·‘V得C’实现式述补结构第218-249页
     ·‘V得C’结果补语结构第218-224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18-221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21-224页
     ·‘V得C’趋向补语结构第224-232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24-228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28-232页
     ·‘V得C’状态补语结构第232-247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32-244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44-247页
     ·‘V得C’程补语结构第247-249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47-248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48-249页
   ·‘V得C’可能式述补结构第249-264页
     ·‘V得C’结果补语结构第249-255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49-252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52-255页
     ·‘V得C’趋向补语结构第255-264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55-260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60-264页
   ·小结第264-267页
     ·形式上的特点第264-265页
     ·语义上的特点第265-266页
     ·‘V得C’述补结构发展上的特点第266-267页
6. 结论第267-271页
参考资料第271-278页
后记第278-279页

论文共2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探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记录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