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民乐合奏的色彩回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1、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2、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一、走西化之路还是另辟蹊径? | 第13-22页 |
1、削足适履的西化之路 | 第13-16页 |
2、对民乐合奏发展的反思 | 第16-19页 |
1. 是跟随还是超越? | 第16页 |
2. 传承精华、剔除糟粕 | 第16-18页 |
3. 从西方“中国音乐热”中看到了希望 | 第18-19页 |
3、另辟蹊径走民乐色彩之路 | 第19-22页 |
1. 民乐发展之剖析 | 第19-20页 |
2. 民乐之魂——和与色 | 第20-21页 |
3. 走民乐色彩化道路 | 第21-22页 |
二、传统民乐的色彩特质 | 第22-36页 |
1、传统民乐独特的音色追求 | 第22-27页 |
1. 共性音色的保留 | 第22-23页 |
2. 特性音色的追求 | 第23-27页 |
1 民乐噪音音色的遗传基因 | 第24-25页 |
2 噪音音色的审美追求 | 第25-26页 |
3 中西不同的音色审美方向 | 第26-27页 |
2、民族乐器的个性色彩 | 第27-30页 |
1.民乐重色彩的历史渊源 | 第28页 |
2 民族乐器的个性色彩 | 第28-30页 |
3、民乐合奏的色彩追求 | 第30-34页 |
1. 追求音乐色彩性的历史积淀 | 第30页 |
2. 民乐分层变奏的线性色彩追求 | 第30-34页 |
4、变化莫测的调式色彩追求 | 第34-36页 |
三、当今民乐合奏色彩特质的失落 | 第36-43页 |
1、民乐合奏色彩失落的层面 | 第36页 |
2、民乐精髓色彩特质的丢弃 | 第36-41页 |
3、民乐合奏色彩失落的缘由 | 第41-43页 |
四、民乐合奏的多彩回归 | 第43-50页 |
1、复兴民乐多彩之路不是梦 | 第43-45页 |
2、在传承色彩精髓下改良乐器 | 第45-47页 |
3、大小结合,多层并进 | 第47-48页 |
4、民乐创作理念中的色彩回归 | 第48-49页 |
5、民乐合奏色彩理念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