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页 |
| ·小结 | 第9-10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页 |
|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停车行为特征的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12-28页 |
| ·停车行为特征调查和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停车行为特征调查方案设计 | 第12-15页 |
| ·调查原则 | 第13页 |
| ·调查方法 | 第13-14页 |
| ·调查问卷及调查表格设计 | 第14-15页 |
| ·停车行为特征数据采集及调查实施方法 | 第15页 |
| ·数据采集地点的选取 | 第15页 |
| ·调查时间的选取 | 第15页 |
| ·确定调查场所 | 第15页 |
| ·停车行为特征数据处理及分析结论 | 第15-27页 |
| ·驾车者属性的调查分析 | 第15-16页 |
| ·驾车者行为的调查分析 | 第16-21页 |
| ·停车设施的停放规律的调查分析 | 第21-23页 |
| ·信息化条件下南京市机动车车辆停放特性的调查分析 | 第23-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停车行为特性分析研究 | 第28-58页 |
| ·停车行为过程 | 第28-29页 |
| ·停车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9-42页 |
| ·停车收费的影响 | 第30页 |
| ·停车后步行距离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对违法停车执法力度对停车行为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停车场使用方便程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停车信息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不同停车目的停车行为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 ·其它停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 ·停车延时的分布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 ·停车阻抗(Parking Impedance)及停车选择行为模型[1] | 第36-38页 |
| ·运用Richard Arnottt停车行为模型[15]分析停车过程 | 第38-42页 |
| ·停车行为特性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 第42-44页 |
| ·我国城市机动化出行与车辆停放特性规律分析 | 第44-57页 |
| ·分析的方法和标准 | 第44-46页 |
| ·八个城市出行数据的统计比较 | 第46页 |
| ·城市的分类过程 | 第46-50页 |
| ·分类城市的比较分析 | 第50-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停车需求预测的研究 | 第58-72页 |
| ·停车需求预测的意义 | 第58页 |
| ·停车需求的定义及特性 | 第58-59页 |
| ·停车需求的定义及分类 | 第58页 |
| ·停车需求的特性 | 第58-59页 |
| ·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1页 |
| ·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 第59页 |
| ·停车者出行特征 | 第59-60页 |
| ·机动车保有量 | 第60页 |
| ·停车供给的反馈影响 | 第60-61页 |
| ·国内外停车需求预测方法概述 | 第61-62页 |
| ·停车需求非集聚预测模型 | 第62-71页 |
| ·非集聚模型的概述 | 第62-64页 |
| ·停车收费对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分析和预测 | 第64-66页 |
| ·考虑停车收费的出行行为选择的预测 | 第66-68页 |
| ·基于Logit的停车需求模型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72页 |
|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表I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抽样调查问询试卷 | 第77-78页 |
| 附表II 出行途中停车诱导现场抽样调查问询试卷 | 第78-79页 |
| 附表III: 车辆停放调查表 | 第79-80页 |
| 附表IV 车辆停放调查表 | 第80-81页 |
| 附表V 居民出行调查表(样表) | 第81-82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