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初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初等教育史论文

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走向儿童史学第13-42页
 第一节 儿童史学的兴起与发展第13-28页
  一、儿童史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第13-20页
  二、中国儿童史学的起步第20-24页
  三、儿童声音与力量的再现第24-28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架构第28-37页
  一、研究的目的与假设第28-29页
  二、研究的时间期限第29-32页
  三、研究的对象第32-35页
  四、概念架构:现代儿童观第35-3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第37-42页
第一部分 社会与家庭环境下的儿童第42-80页
 第一章 劳动与儿童教育的冲突和融合第43-61页
  第一节 工厂劳动与儿童的教育第45-54页
  第二节 商店学徒的工作与教育第54-58页
  第三节 家务、农业劳动与儿童的教育第58-61页
 第二章 家庭关系中的儿童教育第61-80页
  第一节 家长对儿童上学的支持第61-67页
  第二节 早婚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第67-72页
  第三节 儿童对受教育权的捍卫第72-80页
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儿童第80-146页
 第三章 义务教育体系的确立与完善第80-94页
  第一节 建立义务教育的背景与目的第81-87页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与家长之间的角力第87-94页
 第四章 学校对儿童的惩罚机制第94-126页
  第一节 学校惩罚体系的演变历程简述第94-99页
  第二节 私塾内的体罚现象与各方的反应第99-112页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处罚现象与儿童的反抗第112-126页
 第五章 儿童自治问题第126-146页
  第一节 儿童自治事业的发展历程简述第127-130页
  第二节 儿童自治机构的组织框架与实际职权第130-136页
  第三节 儿童自治名义下的学生运动第136-146页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中的儿童第146-247页
 第六章 学前教育改革与童年观念的初步确立第147-163页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区分与联络第147-150页
  第二节 兴趣教育的盛行第150-154页
  第三节 个别指导与团体授课之间的张力第154-156页
  第四节 走近儿童生活的课程第156-163页
 第七章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儿童观的演变第163-210页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确立与改革第163-174页
  第二节 儿童的个体差异与课程开发第174-186页
  第三节 意识形态控制与课程第186-202页
  第四节 老解放区的课程改革第202-210页
 第八章 儿童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体验第210-247页
  第一节 课堂内的学习生活第211-233页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第233-247页
结论与建议第247-279页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第247-255页
 二、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建议第255-279页
附录第279-280页
参考文献第280-304页
后记第304-305页

论文共3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后设认知之影响
下一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