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9-19页 |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 | 第9-11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9页 |
·胶束 | 第9页 |
·微乳液 | 第9-10页 |
·溶致液晶 | 第10-11页 |
·微电极技术 | 第11-12页 |
·微电极的特点 | 第11页 |
·微电极的用途简介 | 第11-12页 |
·微电极技术的前景展望 | 第12页 |
·超声波技术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19-28页 |
·试剂 | 第19页 |
·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相图测定 | 第19页 |
·微电极制备 | 第19-21页 |
·表面活性剂伏安特性及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21-24页 |
·MB、BSA伏安特性及扩散系数的测定 | 第24页 |
·微乳液体系形成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24-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体系的扩散特性 | 第28-37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表面活性剂体系相行为 | 第29-31页 |
·水含量对微乳液中胶束和溶致液晶中其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1-33页 |
·醇含量对微乳液中胶束和溶致液晶中其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微乳液中胶束和溶致液晶中其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四章 MB及BSA在层状液晶中的扩散行为 | 第37-47页 |
·前言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层状液晶体系中MB的扩散行为 | 第37-41页 |
·水含量对MB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7-39页 |
·醇含量对MB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MB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层状液晶体系中BSA的扩散行为 | 第41-43页 |
·水含量对BSA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水含量对BSA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表面活性剂含量对BSA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3页 |
·微乳液体系中MB、BSA的加入对SDS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胶束和微乳液的形成动力学 | 第47-64页 |
·前言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62页 |
·SDS/n-C_5H_(11)OH/H_2O体系胶束和微乳液的形成动力学 | 第47-60页 |
·SDS/n-C_5H_(11)OH/H_2O体系部分相图 | 第47-48页 |
·超声对聚集体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48-53页 |
·聚集体结构的恢复 | 第53-56页 |
·SDS/n-C_5H_(11)OH/H_2O体系胶束、微乳液形成动力学 | 第56-60页 |
·超声后胶束形成动力学过程 | 第56-57页 |
·停止超声后胶束刚形成的速率常数 | 第57-58页 |
·停止超声8分钟后胶束形成速率常数 | 第58页 |
·电导法求胶束形成速率常数 | 第58-60页 |
·SDS/BA/H_2O体系胶束形成动力学 | 第60-62页 |
·SDS/BA/H_2O体系相行为 | 第60页 |
·超声时间对聚集体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60-61页 |
·SDS/BA/H_2O体系胶束形成动力学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