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报告改进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章 改进传统收益报告的原因 | 第1-17页 |
第一节 传统收益报告的特征 | 第9-11页 |
一、 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的形成 | 第9-10页 |
二、 传统会计收益的内容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传统收益报告改进的原因探析 | 第11-17页 |
一、 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 | 第11-13页 |
二、 会计环境的变化 | 第13-15页 |
三、 传统会计收益的缺陷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传统收益报告的改进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报告全面收益 | 第17-19页 |
一、 全面收益的含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二、 全面收益的确定模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全面收益报告的理论支持 | 第19-24页 |
一、 资本保持理论与全面收益 | 第19-20页 |
二、 总括收益观与全面收益的组成内容 | 第20-21页 |
三、 实现原则的突破与全面收益的确认 | 第21-22页 |
四、 非历史成本计量论与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 | 第22页 |
五、 财务报表勾稽理论与全面收益报告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收益报告改进的国际动态及发展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全面收益报告发展现状简述 | 第24-27页 |
一、 英国 | 第24-26页 |
二、 美国 | 第26-27页 |
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 第27页 |
第二节 全面收益报告发展的相关问题 | 第27-33页 |
一、 收益报告项目的划分 | 第27-28页 |
二、 全面收益报告的方法 | 第28-29页 |
三、 重分类调整 | 第29-31页 |
四、 确认和计量的配合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收益报告的改进 | 第33-41页 |
第一节 我国收益报告改进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一、 我国收益报告的特点 | 第33-34页 |
二、 改进收益报告的现实要求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我国收益报告改进的对策 | 第36-41页 |
一、 收益报告改进的环境建设 | 第36-37页 |
二、 研究适应我国环境条件的报告模式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