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研究和VIKEY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网络安全状况第10页
     ·身份认证技术研究方向和现状第10-12页
   ·认证技术介绍第12-15页
     ·认证的概念第12页
     ·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认证第12页
     ·网络环境下身份认证面临的威胁第12-13页
     ·身份认证系统应满足的要求和目标第13-14页
     ·身份认证在网络安全系统的地位第14-15页
   ·VIKEY认证系统概述及意义第15-16页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身份认证技术的密码学基础第17-28页
   ·保障认证信息的安全传输第17-20页
     ·密码学基本概念第17-18页
     ·对称密码体制第18页
     ·非对称密码体制第18-20页
   ·身份认证完整性保证第20页
     ·单向散列函数第20页
   ·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保证第20-22页
     ·不可否认机制第21页
     ·公平的不可否认协议第21-22页
   ·信息认证第22-24页
     ·基于私钥体制的信息认证第22-24页
     ·基于公钥体制的信息认证第24页
   ·数字签名第24-25页
   ·数字证书第25-27页
     ·数字证书的必要性第25-26页
     ·数字证书原理第26页
     ·数字证书的应用第26-27页
   ·本章小节第27-28页
第三章 认证协议和认证机制分析第28-47页
   ·身份认证方式分析第28-30页
     ·基于口令的传统认证方式第28-29页
     ·基于物理证件的认证方式第29页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第29-30页
     ·基于硬件信息的认证方式第30页
   ·认证协议分析第30-41页
     ·认证协议概述第30-31页
     ·认证协议分类第31-33页
     ·认证协议分析方法第33-34页
     ·认证协议的设计第34-36页
     ·认证协议的安全性第36-37页
     ·单向认证协议分析第37页
     ·双向认证协议分析第37-41页
   ·认证机制分析第41-44页
     ·动态口令认证机制第41-42页
     ·Kerberos的认证机制第42-43页
     ·基于公开密钥的认证机制第43页
     ·认证机制比较第43-44页
   ·使用认证机制的认证协议分析第44-45页
     ·CHAP协议第44-45页
     ·RADIUS协议第45页
     ·TACACS+协议第45页
   ·本章小节第45-47页
第四章 Kerberos认证系统分析和改进第47-57页
   ·Kerberos系统产生背景第47-48页
   ·Kerberos系统组成第48页
   ·Kerberos的域内认证方案第48-51页
   ·Kerberos多领域认证服务方案第51-53页
   ·Kerberos协议模型的功能特性和局限性分析第53-54页
     ·Kerberos协议模型的功能特性分析第53-54页
     ·Kerberos协议模型的局限性分析第54页
   ·Kerberos认证系统的改进第54-56页
     ·Kerberos改进协议模型第55页
     ·改进协议与原有Kerberos协议的比较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公钥认证体系(PKI)分析第57-67页
   ·公钥认证体系概述第57-58页
   ·公钥认证体系结构第58-63页
     ·PKI的组成第58页
     ·PKI的标准与协议第58-59页
     ·PKI的功能第59-61页
     ·PKI的核心-认证机构CA系统第61-62页
     ·基于公钥证书的安全协议第62-63页
   ·X.509认证服务第63-65页
     ·X.509证书第63页
     ·X.509认证过程第63-65页
   ·Windows 2000公钥基础结构第65-66页
   ·公开密钥认证体系方案的实施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VIKEY认证系统设计和分析第67-87页
   ·VIKEY认证系统概述第67-68页
   ·VIKEY身份认证系统认证原理第68-75页
     ·USB小钥匙原理介绍第68-69页
     ·USB小钥匙的安全保护逻辑第69-70页
     ·认证信息初始化第70页
     ·认证协议设计第70-73页
     ·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流程第73-75页
   ·系统软件开发的主要模块第75-85页
     ·认证客户端第75-78页
     ·认证服务器端第78-82页
     ·系统管理程序第82页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82-85页
   ·系统分析第85-86页
     ·系统的优点分析第85-86页
     ·系统缺陷的分析第86页
   ·本章小节第86-87页
总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RM的XT人寿保险公司营销模型研究
下一篇: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