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1 舞弊理论研究回顾 | 第8-17页 |
1.1 舞弊研究的由来 | 第8页 |
1.2 舞弊的概念 | 第8-10页 |
1.3 舞弊的分类 | 第10-11页 |
1.4 舞弊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进展 | 第11-17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分析及其危害 | 第17-25页 |
2.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分析 | 第17-20页 |
2.2 成都红光实业股份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具体分析 | 第20-22页 |
2.3 会计舞弊的危害 | 第22-25页 |
3 注册会计师对查找舞弊的责任 | 第25-34页 |
3.1 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舞弊审计责任 | 第25-26页 |
3.2 20世纪30年代止于80年代的舞弊审计责任 | 第26-31页 |
3.3 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的舞弊审计责任重新界定时期 | 第31-34页 |
4 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34-44页 |
4.1 注册会计师的过火与欺诈是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 | 第34-38页 |
4.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造成审计失败的内在原因 | 第38-42页 |
4.3 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的干预也是造成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 | 第42-44页 |
5 减少管理舞弊的对策研究 | 第44-50页 |
5.1 健全委托聘任机制,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 第44-46页 |
5.2 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审计质量 | 第46-47页 |
5.3 完善事务所的风险补偿机制 | 第47-50页 |
尾注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表(一) | 第55-60页 |
在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