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2 对偶自适应控制 | 第12-21页 |
2.1 引言 | 第12-14页 |
2.2 控制与辨识问题 | 第14-16页 |
2.3 对偶自适应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3.1 隐式对偶自适应控制策略 | 第17-18页 |
2.3.2 显式对偶自适应控制策略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1页 |
3 基于新息的对偶自适应控制 | 第21-39页 |
3.1 SISO随机系统基于新息的对偶自适应控制 | 第21-28页 |
3.1.1 SISO随机系统最小方差控制问题 | 第21-22页 |
3.1.2 最小方差问题的对偶控制策略 | 第22-25页 |
3.1.3 仿真分析 | 第25-28页 |
3.2 MIMO随机系统基于新息的对偶自适应控制 | 第28-35页 |
3.2.1 MIMO随机系统最小方差控制问题 | 第29-30页 |
3.2.2 推广的对偶自适应控制策略 | 第30-33页 |
3.2.3 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3 学习因子的选取 | 第35-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4 盲源信号分离问题研究 | 第39-6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BSS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第39-43页 |
4.2.1 BSS问题的提出 | 第39-41页 |
4.2.2 最大熵法(ME) | 第41-42页 |
4.2.3 最小互信息量法(MMI) | 第42-43页 |
4.3 独立分量分析(ICA) | 第43-46页 |
4.4 基于ICA的Informax算法求解BSS问题 | 第46-52页 |
4.4.1 基于ICA的Informax基本准则 | 第47-48页 |
4.4.2 基于ICA的Informax算法推广 | 第48-49页 |
4.4.3 基于推广Informax算法的实验及分析 | 第49-52页 |
4.5 推广Informax算法的改进 | 第52-58页 |
4.5.1 自然梯度法 | 第52-53页 |
4.5.2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改进算法 | 第53-55页 |
4.5.3 基于变尺度法的改进算法 | 第55-58页 |
4.6 小结 | 第58-60页 |
5 基于高阶统计学的自适应BSS算法 | 第60-66页 |
5.1 算法研究 | 第60-62页 |
5.1.1 数据预白化(Data Prewhitening) | 第60-61页 |
5.1.2 估计正交变换阵 | 第61-62页 |
5.2 实验与分析 | 第62-65页 |
5.3 小结 | 第65-66页 |
6 对偶控制思想在BSS问题上的应用 | 第66-79页 |
6.1 SISO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对偶自适应控制 | 第66-71页 |
6.1.1 SISO随机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的提出 | 第66-67页 |
6.1.2 基于神经网络的对偶自适应控制策略推导 | 第67-70页 |
6.1.3 仿真分析 | 第70-71页 |
6.2 对偶控制思想在BSS问题上的应用 | 第71-78页 |
6.2.1 BSS问题的新提法 | 第71-72页 |
6.2.2 利用对偶自适应控制思想求解BSS问题 | 第72-76页 |
6.2.3 实验与分析 | 第76-78页 |
6.3 小结 | 第78-79页 |
7 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