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对生玉米不同株型力学和光能截获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7-16页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57页
 1 对生玉米株型的形态学研究第18-20页
  1.1 对生玉米不同株型的分类第18页
  1.2 几个对生株型特征量的调查:第18-20页
 2 对生玉米的力学分析第20-40页
  2.1 单片叶的力学分析:第20-24页
  2.2 植株整体的力学分析:第24-40页
   2.2.1 不同株型玉米的应力分析:第24-31页
    2.2.1.1 互生玉米的应力分析:第24-30页
    2.2.1.2 对生玉米的应力分析:第30-31页
    2.2.1.3 应力理论的验证:第31页
   2.2.2 非交叉型对生玉米倒伏的力学机理:第31-35页
    2.2.2.1 弯曲的形态描述:第31页
    2.2.2.2 倒伏力学分析的解剖学基础:第31-32页
    2.2.2.3 互生玉米稳定性的力学分析:第32页
    2.2.2.4 非交叉型对生玉米倒伏的力学定量分析:第32-35页
    2.2.2.5 交叉型对生玉米非倒伏的力学分析:第35页
   2.2.3 整体植株的平衡性分析:第35-40页
    2.2.3.1 压杆平衡问题的定性分析:第35-36页
    2.2.3.2 在正常状态下的平衡性分析:第36页
    2.2.3.3 非正常情况下的平衡性分析:第36-40页
 3 对生玉米光能利用的研究第40-57页
  3.1 模型的整体结构:第40页
  3.2 生长子模型第40-42页
   3.1.1 Logistic子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3.1.2 模型的验证:第41-42页
  3.3 太阳辐射的子模型:第42-45页
   3.3.1 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3.3.1.1 直接辐射:第42-43页
    3.3.1.2 散射辐射:第43-44页
   3.3.2 模型的验证:第44-45页
  3.4 冠层内光分布的子模型:第45-53页
   3.4.1 模型的建立:第45-48页
    3.4.1.1 叶数函数:第45页
    3.4.1.2 直射光通过冠层的传播第45-46页
    3.4.1.3 天空散射光在冠层中的传播:第46-47页
    3.4.1.4 冠层内散射光的传播:第47-48页
    3.4.1.5 地面辐射:第48页
    3.4.1.6 总辐射:第48页
   3.4.2 模型的验证:第48-53页
    3.4.2.1 参数的确定:第48-50页
    3.4.2.2 实测与模拟结果的分析第50-53页
  3.5 光合作用子模型:第53-57页
   3.5.1 模型的建立第53-55页
    3.5.1.1 单叶光合速率子模型:第53-54页
    3.5.1.2 群体光合速率子模型:第54页
    3.5.1.3 群体日光合总量:第54页
    3.5.1.4 群体净日光合总量:第54-55页
   3.5.2 模型的验证:第55-57页
讨论第57-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图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辨率机载SAR信号处理研究
下一篇: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