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1.1 LAPS的发展现状第8-12页
  1.1.1 生物传感器第8-9页
  1.1.2 LAPS简介第9-11页
  1.1.3 国外对LAPS的研究第11页
  1.1.4 国内对LAPS的研究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3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LAPS基本原理第14-26页
 2.1 LAPS原理概述第14-15页
 2.2 电解质溶液—敏感膜界面第15-17页
  2.2.1 非极性界面第15-16页
  2.2.2 极性界面第16页
  2.2.3 一般情况第16-17页
 2.3 EIS结构对光信号的响应第17-21页
  2.3.1 光电流的产生第17-18页
  2.3.2 少数载流子的扩散对光电流的影响第18-21页
 2.4 等效电路第21-22页
 2.5 半导体空间电荷区等效电容C_D第22-23页
 2.6 表面态对曲线的影响第23-24页
 2.7 LAPS的设计原则第24-26页
第三章 LAPS控制与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26-45页
 3.1 LAPS控制与测试系统框架第26-27页
 3.2 流动进样系统第27-31页
  3.2.1 流动进样系统的组成第27-28页
  3.2.2 蠕动泵第28页
  3.2.3 三通电磁阀第28-29页
  3.2.4 电磁阀与蠕动泵的驱动电路第29-30页
  3.2.5 流通测量池第30-31页
 3.3 光源第31-34页
  3.3.1 LED阵列第31-32页
  3.3.2 LED阵列驱动电路第32-33页
  3.3.3 LED阵列的寻址第33-34页
 3.4 单片机控制系统第34-39页
  3.4.1 MCS-51单片机第34-35页
  3.4.2 程序存储器扩展第35页
  3.4.3 对电磁阀与蠕动泵的控制第35-36页
  3.4.4 光寻址信号的输出第36-37页
  3.4.5 与台式机的通讯第37-38页
  3.4.6 单片机控制程序流程第38-39页
 3.5 恒电位仪第39-40页
 3.6 光电流的检测第40-41页
 3.7 锁相放大器第41-42页
 3.8 主机控制程序第42-45页
  3.8.1 程序简介第42-43页
  3.8.2 检测流程第43-45页
第四章 LAPS芯片的设计与实现第45-52页
 4.1 LAPS芯片的基本结构第45-46页
 4.2 LAPS芯片的结构设计第46-48页
 4.3 敏感膜的制备第48-52页
  4.3.1 酶的固定化方法第48-50页
  4.3.2 脲酶的固定第50-51页
  4.3.3 青霉素酶的固定第51-52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52-60页
 5.1 系统的调试第52-56页
  5.1.1 两种厚度的LAPS芯片的比较第52-53页
  5.1.2 不同频率下LAPS的光电流响应第53-54页
  5.1.3 曲线的线性度第54-56页
 5.2 系统性能测试第56-60页
  5.2.1 pH值检测第56-57页
  5.2.2 尿素与青霉素的浓度检测第57-60页
第六章 结论第60-63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系统的改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6-67页
致 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生玉米不同株型力学和光能截获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Nested PCR检测微量隐孢子虫卵囊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