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论文--机械设计论文

机械结构有限元动力优化设计的逆摄动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结构优化方法概述第12-14页
 1.3 具有频率约束结构优化方法概述第14-16页
 1.4 具有动力响应振幅(或动柔度)约束的结构优化方法概述第16-17页
 1.5 动力优化问题的矩阵摄动法概述第17页
 1.6 动力优化问题的逆摄动求解方法概述第17-18页
 1.7 机械动力优化面临的问题第18-19页
 1.8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7页
第二章 广义特征值反问题求解的逆摄动理论方法第27-56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广义特征值反问题第28-29页
 2.3 广义特征值反问题求解逆摄动法的基本思想第29-32页
 2.4 桁架结构系统杆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的ε值的计算公式第32-38页
 2.5 轴向振动系统杆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的ε值计算公式第38-39页
 2.6 转子系统梁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的ε值计算公式第39-46页
 2.7 逆摄动参数ε_1~((k+1))值的取法第46-47页
 2.8 敏度分析法选取摄动设计变量第47-50页
 2.9 分步逆摄动法第50-51页
 2.10 广义特征值反问题求解逆摄动法的分类及计算迭代步骤第51-53页
 2.11 关于逆摄动法失效的讨论第53-54页
 2.12 小结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第三章 广义特征值反问题求解的逆摄动法的算例及应用第56-69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轴向振动杆系统特征值的反问题第56-61页
 3.3 桁架结构系统特征值的反问题第61-66页
 3.4 机床主轴结构系统特征值的反问题第66-67页
 3.5 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第四章 动力响应振幅动力优化的逆摄动法第69-95页
 4.1 引言第69页
 4.2 带动力响应约束的动力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及反问题第69-71页
 4.3 动力响应振幅问题求解的逆摄动法的基本思想第71-72页
 4.4 空间梁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矩阵增量公式第72-81页
 4.5 逆摄动参数ε_i~((k+1))值的求解方法第81-84页
 4.6 逆摄动参数ε_1~((k+1))值的选取第84页
 4.7 摄动设计变量的选取第84页
 4.8 关于动力响应振幅问题逆摄动法失效的讨论第84-85页
 4.9 动力响应振幅逆摄动法的算例及应用第85-91页
 4.10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第五章 逆摄动法的应用及软件系统第95-102页
 5.1 引言第95页
 5.2 逆摄动法的应用第95-96页
 5.3 逆摄动法的几点说明第96-97页
 5.4 逆摄动法与矩阵摄动理论的区别第97-98页
 5.5 逆摄动法的软件系统第98-100页
 5.6 小结第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糊逻辑的内燃机车大功率柴油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机车柴油机数字式电子调速系统智能PID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