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0页 |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轨道交通客流预侧的重要性分析 | 第12-13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一般方法 | 第13-24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分类 | 第13页 |
·轨道交通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第13-14页 |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般方法 | 第14-16页 |
·土地利用法 | 第14-15页 |
·传统四阶段法 | 第15-16页 |
·基于四阶段法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 | 第16-23页 |
·交通发生与吸引模型 | 第16-18页 |
·交通分布模型 | 第18-19页 |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 第19-22页 |
·交通分配模型 | 第22-23页 |
·目前四阶段预测方法的不足与改进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改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四阶段预测法 | 第24-35页 |
·按出行目的和小区土地利用性质的交通生成方法 | 第24-25页 |
·按出行目的和小区土地利用性质进行交通生成的构想 | 第24页 |
·交通生成模型 | 第24-25页 |
·小区间、小区内部的交通分布方法 | 第25-27页 |
·小区内部、小区间分布模型 | 第25-26页 |
·模型参数的标定及其检验 | 第26-27页 |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 第27-34页 |
·Wardrop 用户平衡原则 | 第27-28页 |
·改进的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 第28-31页 |
·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 第31-32页 |
·组合模型的均衡等价性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4 实例分析 | 第35-50页 |
·预测的过程及其步骤 | 第35-36页 |
·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客流预测 | 第36页 |
·重庆市居民出行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客流预测过程和方法 | 第39-49页 |
·交通量产生与吸引预测 | 第39-40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40页 |
·发生吸引原单位的设定 | 第40-41页 |
·预测结果及其分析 | 第41页 |
·交通分布模型 | 第41-42页 |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 第42-44页 |
·交通分配 | 第44-45页 |
·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预测结果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结论及其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及创新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A: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特征调查表 | 第56-57页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目录 | 第57页 |
D:2002 年各交通小区土地和人口资料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