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引论 | 第8-23页 |
(一)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 第8-11页 |
1.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 地方本科院校 | 第11-12页 |
2.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 | 第12-13页 |
3. 地方本科院校的合理定位 | 第13-16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 关于高校分层分类的研究 | 第16-18页 |
2. 有关高校定位和地方高校定位研究 | 第18-19页 |
3. 有关高校合理定位研究 | 第19-20页 |
4. 关于高校自主权的研究 | 第20-21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地方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的依据 | 第23-30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1. 产品定位理论 | 第23-25页 |
2. 高校职能理论 | 第25-26页 |
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6-27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27-30页 |
1. 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 第27页 |
2. 国内、省内及其他高等学校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本校的历史及基础 | 第28-30页 |
三、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不合理的现状分析 | 第30-38页 |
(一)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不合理的表现 | 第30-33页 |
1. 目标定位偏高 | 第30页 |
2. 类型定位趋同 | 第30-31页 |
3. 层次定位不清 | 第31页 |
4. 办学特色不明 | 第31-33页 |
(二) 地方本科院校不能合理定位的主要原因剖析 | 第33-38页 |
1. 缺乏宏观的政策引导 | 第33-35页 |
2. 缺乏科学的分类标准 | 第35-37页 |
3. 缺乏办学自主权 | 第37-38页 |
四、促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的对策研究 | 第38-47页 |
(一) 设计合理定位的政策 | 第38-40页 |
1. 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制 | 第38-39页 |
2. 制定地方政府及地方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的区域规划 | 第39-40页 |
3. 建立健全地方本科院校规划的实施与监督机制 | 第40页 |
(二) 制定合理定位的标准 | 第40-44页 |
1.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40-41页 |
2. 地方本科院校的合理位置 | 第41-42页 |
3.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适宜条件与环境 | 第42-44页 |
(三) 扩大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自主权 | 第44-47页 |
1. 落实政府放权、构建评估体系、协调三方关系 | 第44-45页 |
2. 合理使用自主权,实行内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 第45-46页 |
3. 提升学术地位,平衡、协调管理与学术的关系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