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赶紧”类短时副词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 第9-10页 |
| ·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短时副词研究 | 第10页 |
|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研究 | 第10-11页 |
| ·本文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1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整体思路 | 第11-12页 |
| 一 短时副词与时间范畴 | 第12-25页 |
| ·短时副词与时制和时态 | 第13-20页 |
| ·完成、实现时态(了1、了2、已经) | 第13-15页 |
| ·近经历态(来着)和经历时态(过、曾经) | 第15-16页 |
| ·进行、持续时态(着、在、正在、正) | 第16-17页 |
| ·起始时态(起来) | 第17-18页 |
| ·继续时态(下去) | 第18页 |
| ·将行时态(将要、将、要) | 第18-19页 |
| ·即行时态(快要、就要、即将) | 第19-20页 |
| ·短时时态(动词重叠) | 第20页 |
| ·短时副词与时相 | 第20-24页 |
| ·对动词的选择 | 第21-23页 |
| ·对形容词的选择 | 第23页 |
| ·对补语的选择 | 第23-24页 |
| ·时相与时态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二 短时副词与句子的语义功能类型 | 第25-33页 |
| ·事件句 | 第26页 |
| ·非事件句 | 第26-30页 |
| ·疑问句 | 第26-27页 |
| ·祈使句 | 第27-28页 |
| ·从属句 | 第28-29页 |
| ·惯常句 | 第29页 |
| ·标题句 | 第29-30页 |
| ·否定词是“不”、“没(有)”的否定句 | 第30-32页 |
| ·否定词为“不”的否定句 | 第30-31页 |
| ·否定词为“没(有)”的否定句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三 短时副词内部的多角度分析 | 第33-38页 |
| ·“马上类”与“赶紧类” | 第33-36页 |
| ·只能用“马上类”不能用“赶紧类”的情形 | 第33-35页 |
| ·只能用“赶紧类”不能用“马上类”的情形 | 第35-36页 |
| ·“马上”、“立即”/“立刻”、“即刻” | 第36页 |
| ·“赶紧”与“赶快”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四 结论和余论 | 第38-41页 |
| ·本文的基本结论和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 ·余论 | 第39-41页 |
| 注释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