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汉、维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1页 |
·汉、维语言接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面貌 | 第11-12页 |
·汉、维语言接触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因素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总体思路 | 第13页 |
2. 汉、维语言接触概述 | 第13-15页 |
·语言接触概念 | 第13-14页 |
·汉、维语言接触的类型 | 第14-15页 |
3. 汉、维语言接触的历史回顾 | 第15-30页 |
·突厥-回鹘语时期 | 第16-24页 |
·古代突厥回鹘语时期 | 第16-19页 |
·高昌-甘州回鹘语时期 | 第19-23页 |
·哈喀尼亚语时期 | 第23-24页 |
·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 | 第24-28页 |
·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汉、维语言接触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4-25页 |
·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汉、维语言接触的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察合台维吾尔语时期汉、维语言接触的主要特点 | 第27-28页 |
·现代维吾尔语时期 | 第28-30页 |
·现代维吾尔语时期汉、维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28页 |
·现代维吾尔语时期汉、维语言接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第28-30页 |
4. 汉语对维吾尔语的语音影响 | 第30-44页 |
·汉、维语语音系统对比 | 第30-40页 |
·汉、维语元音及其变体对比 | 第30-33页 |
·汉、维语辅音语音特征对比 | 第33-34页 |
·汉、维语语音组合规律对比 | 第34-40页 |
·汉语语音系统对维吾尔语的影响 | 第40-44页 |
·汉语对维吾尔语音位系统的影响 | 第40-42页 |
·汉语对维吾尔语音节类型的影响 | 第42-43页 |
·汉语对维吾尔语语音组合规律的影响 | 第43-44页 |
5. 汉语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 | 第44-52页 |
·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概况 | 第44页 |
·国内外对借词范围的界定 | 第44页 |
·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界定 | 第44页 |
·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的基本特点 | 第44-48页 |
·维吾尔语中汉语音译借词的同化(驯化)规律 | 第45-47页 |
·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的语义特点 | 第47-48页 |
·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的结构类型 | 第48-52页 |
·音译借词 | 第48-49页 |
·音义兼译借词 | 第49-50页 |
·维吾尔语中的仿译词 | 第50-52页 |
6. 汉语对维吾尔语的语法影响 | 第52-55页 |
·词法影响 | 第52-54页 |
·汉语构词法对维吾尔语词法影响 | 第52-53页 |
·维吾尔语部分形态变化使用频率的提高 | 第53-54页 |
·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句法影响 | 第54-55页 |
7. 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与汉、维语言接触的途径 | 第55-65页 |
·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 | 第55-63页 |
·维吾尔书面语中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 | 第56-61页 |
·维吾尔口语中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 | 第61-63页 |
·汉语借词的借入途径分析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