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场标定的编码结构光三维快速测量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6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的应用领域 | 第8-9页 |
|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 ·编码结构光测量技术的简介 | 第11-14页 |
| ·编码结构光测量技术中的编码策略 | 第11-12页 |
| ·国外编码结构光测量的应用现状 | 第12页 |
| ·国内编码结构光测量的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2 编码结构光测量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6-24页 |
| ·测量系统简介 | 第16-17页 |
| ·系统的测量原理 | 第17-22页 |
| ·编码原理 | 第18-19页 |
| ·编码结构光的测量原理 | 第19-22页 |
| ·系统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 ·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 第22页 |
| ·图像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研究 | 第24-37页 |
| ·摄像机结构参数的标定 | 第24-29页 |
| ·摄像机的标定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 ·摄像机的线性模型 | 第25-28页 |
| ·摄像机非线性模型 | 第28-29页 |
| ·投影仪结构参数的标定 | 第29-33页 |
| ·投影仪的透视投影模型 | 第29页 |
| ·投影仪与摄像机之间的坐标关系 | 第29-30页 |
| ·投影仪的内外参数标定过程 | 第30-33页 |
| ·交比不变的投影仪镜头畸变参数的求解 | 第33-36页 |
| ·透视投影中的交比不变性质 | 第34页 |
| ·利用交比不变性标定投影仪镜头畸变参数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编码结构光测量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37-54页 |
| ·系统测量的流程 | 第37页 |
| ·系统标定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37-40页 |
| ·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模块实现 | 第38-39页 |
| ·投影仪内部参数标定模块实现 | 第39页 |
| ·输出标定参数文件 | 第39-40页 |
| ·系统测量软件设计及编程 | 第40-53页 |
| ·图像的投影与采集 | 第41页 |
| ·图像处理 | 第41-52页 |
| ·生成点云数据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实验及误差分析 | 第54-71页 |
| ·系统标定实验 | 第54-60页 |
| ·摄像机参数标定方法实验 | 第54-55页 |
| ·投影仪参数标定方法实验 | 第55-57页 |
| ·基于交比不变的投影仪镜头畸变参数实验 | 第57-60页 |
| ·系统精度测量实验 | 第60-67页 |
| ·空间点的验证 | 第60-62页 |
| ·平面的验证 | 第62-64页 |
| ·标准圆柱体的验证 | 第64-66页 |
| ·系统的实际样本测量 | 第66-67页 |
| ·误差分析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6 结论 | 第71-72页 |
| 7 展望 | 第72-73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 10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