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7页
 (一)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分析第10-12页
 (二) 研究设计第12-13页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3-17页
一、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第17-25页
 (一)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学习者需要来源第18-20页
 (二)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社会需要来源第20-22页
 (三)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学科发展来源第22-23页
 (四) 三个来源在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中的融合第23-25页
二、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基本取向第25-31页
 (一)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行为目标取向第25-26页
 (二)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展开性目标取向第26-27页
 (三)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表现性目标取向第27-29页
 (四) 三种取向在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中的融合第29-31页
三、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第31-35页
 (一) 基础性与发展性原则第31-32页
 (二) 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第32页
 (三) 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第32-33页
 (四) 科学性与人文性原则第33-35页
四、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体系第35-52页
 (一)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总目标第35-36页
 (二)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分类第36-47页
 (三)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分层第47-52页
五、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条件第52-58页
 (一) 中小学安全教育观念条件第52-53页
 (二) 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条件第53页
 (三) 中小学安全课程与教学条件第53-55页
 (四) 中小学安全教育师资条件第55页
 (五) 中小学安全教育合作条件第55-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后记第63-64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