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1 引言 | 第17-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7-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研究价值 | 第19-20页 |
·核心概念的厘定 | 第20-26页 |
·企业组织 | 第20-22页 |
·组织学习 | 第22-23页 |
·多Agent系统 | 第23-25页 |
·仿真模型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逻辑思路 | 第26-27页 |
·章节安排 | 第27-28页 |
·预期成果 | 第28-30页 |
2 关于组织学习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30-49页 |
·组织学习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30-35页 |
·组织学习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 第30-32页 |
·组织学习研究的各个发展阶段 | 第32-35页 |
·现有组织学习研究中的各种观点综述 | 第35-43页 |
·现有各种关于组织学习的定义综述 | 第35-37页 |
·现有各种关于组织学习作用的观点综述 | 第37-38页 |
·现有各种关于组织学习层次划分的观点综述 | 第38-39页 |
·现有各种关于组织学习能力的观点综述 | 第39-40页 |
·现有各种组织间学习的观点评述 | 第40-41页 |
·现有各种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综述 | 第41-42页 |
·现有各种知识管理的观点综述 | 第42-43页 |
·组织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 第43-46页 |
·目前组织学习理论的成熟程度分析 | 第43-45页 |
·目前组织学习研究内容上的缺陷 | 第45页 |
·目前组织学习研究方法上的缺陷 | 第45-46页 |
·组织学习研究突破构想 | 第46-49页 |
·组织学习研究形成成熟理论的条件分析 | 第46页 |
·组织学习研究内容上的突破构想 | 第46-47页 |
·组织学习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构想 | 第47-49页 |
3 多 Agent系统及其在企业组织学习研究的应用分析 | 第49-64页 |
·复杂适应性理论 | 第49-55页 |
·复杂适应性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49-53页 |
·复杂适应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53-55页 |
·多 Agent系统仿真模型说明 | 第55-59页 |
·多Agent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55-58页 |
·多Agent系统仿真模型的特点 | 第58-59页 |
·多 Agent系统经济仿真成果综述 | 第59-61页 |
·多Agent系统在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应用简述 | 第59-60页 |
·基于多 Agent系统的证券市场仿真模型评述 | 第60-61页 |
·企业组织学习研究中应用多 Agent系统的相关分析 | 第61-64页 |
·多 Agent系统应用于组织学习研究的潜在优势 | 第61-62页 |
·多 Agent系统应用于组织学习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 第62-64页 |
4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模式理论研究 | 第64-79页 |
·现有经济管理理论对市场性质的研究 | 第64-68页 |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其派生理论对市场性质的研究 | 第64-66页 |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其派生理论关于市场假设的简要评述 | 第66-67页 |
·Knight对市场性质的研究 | 第67-68页 |
·本文关于市场性质的基本假设 | 第68-71页 |
·不确定性的含义 | 第68页 |
·现实市场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 第68-70页 |
·现实市场不确定性的根源 | 第70页 |
·本文关于市场性质基本假设的表述 | 第70-71页 |
·本文关于面向市场的企业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核心结论 | 第71-74页 |
·其他经济管理现象研究者的相应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面向市场的企业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核心结论 | 第72-74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过程和做法 | 第74-79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过程 | 第74-76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基本做法 | 第76-79页 |
5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模式理论研究 | 第79-98页 |
·现有经济管理理论关于企业的研究成果 | 第79-84页 |
·现有企业基本理论评述 | 第79-80页 |
·现有企业间关系理论评述 | 第80-83页 |
·现有组织间关系理论评述 | 第83-84页 |
·现有经济管理理论关于企业性质的基本假设 | 第84-89页 |
·关于企业的完全理性假设 | 第85页 |
·关于企业的有限理性假设 | 第85-86页 |
·企业的同质性假设 | 第86-87页 |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 第87-89页 |
·本文关于企业性质的基本假设 | 第89-92页 |
·本文的企业有限理性假设 | 第89-91页 |
·本文的企业异质性假设 | 第91-92页 |
·本文关于企业性质基本假设的表述 | 第92页 |
·本文关于面向竞争对手的企业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核心结论 | 第92-94页 |
·企业有限理性和面向竞争对手的企业组织学习 | 第92-93页 |
·企业异质性和面向竞争对手的企业组织学习 | 第93-94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理论研究核心结论的表述 | 第94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过程和做法 | 第94-98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过程 | 第94-95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做法 | 第95-98页 |
6 基于多 Agent系统的企业组织学习仿真模型研究 | 第98-118页 |
·多Agent仿真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98-99页 |
·本文多 Agent仿真模型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98-99页 |
·本文进行模拟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99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 | 第99-109页 |
·面向市场的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 第100-102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1) | 第102-104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2) | 第104-107页 |
·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3) | 第107-109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 | 第109-118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 第109-111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1) | 第111-113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2) | 第113-115页 |
·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多 Agent仿真模拟(3) | 第115-118页 |
7 企业组织学习的案例研究:以入世以后的中国汽车企业为例 | 第118-132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118-121页 |
·世界各国汽车市场的普遍具有的不确定性 | 第118页 |
·中国汽车市场所特有的不确定性 | 第118-120页 |
·入世对中国汽车市场影响的不确定性 | 第120-121页 |
·中国汽车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异质性分析 | 第121-124页 |
·关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必要界定 | 第121-122页 |
·中国汽车企业的有限理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中国汽车企业的异质性分析 | 第124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研究 | 第124-128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的变迁 | 第124-126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情况 | 第126-128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研究 | 第128-132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相互关系 | 第128-129页 |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情况 | 第129-132页 |
8 结论 | 第132-137页 |
·论文结论 | 第132-135页 |
·关于组织学习定义的研究成果 | 第132页 |
·关于企业组织学习研究突破的构想 | 第132-133页 |
·关于企业组织学习三大前提表现的研究成果 | 第133页 |
·关于面向市场的试错型企业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关于面向竞争对手的效仿型企业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 | 第134页 |
·仿真模拟的研究成果 | 第134页 |
·确定了组织学习的案例研究模式 | 第134-135页 |
·研究不足 | 第135页 |
·多 Agent仿真研究的水平还处于初级状态 | 第135页 |
·仿真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关系还不够密切 | 第135页 |
·下一步待研究方向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47-1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