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以教育与社会互动关系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11页
 一、选题缘由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本文创新第9-11页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教育的紧迫性第11-21页
 第一节 边区社会建设的需要第11-17页
  一、造就各类人才队伍的需要第11-13页
  二、改变边区社会风气的需要第13-15页
  三、发展边区生产的需要第15-16页
  四、提高边区妇女地位的需要第16-17页
  五、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第17页
 第二节 社会战时的需要第17-21页
  一、进行社会抗战动员的需要第17-18页
  二、实施社会国防教育的需要第18-19页
  三、提升共产党社会形象的需要第19-21页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社会效果第21-52页
 第一节 干部教育第21-30页
  一、干部学校的建立第21-25页
  二、在职干部教育第25-30页
 第二节 发展中等教育第30-36页
  一、中等学校的建立第30-32页
  二、中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第32-34页
  三、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社会效果第34-36页
 第三节 初等教育发展的突破第36-42页
  一、教育宗旨第36-37页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第37-40页
  三、初等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第40-42页
 第四节 边区社会教育的展开第42-52页
  一、形式多样的社教组织第42-45页
  二、切合实际的社教内容第45页
  三、社教工作的社会效益第45-52页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社会价值分析第52-62页
 第一节 边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52-54页
 第二节 边区民众社会生活面貌的改观第54-56页
 第三节 边区民众个人素质的提升第56-58页
 第四节 边区尊师重教社会意识的确立第58-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基本体操对城区5-6岁儿童三项认知能力的影响--对昆明市城区5-6岁儿童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交际心理健康:美国一所大学内中国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