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离心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卧螺离心机简介 | 第10-14页 |
| ·卧螺离心机结构 | 第10-11页 |
| ·沉降离心机转鼓内的流体流动理论 | 第11-14页 |
| ·模拟方法的发展 | 第14-18页 |
| ·数值模拟简介 | 第14-15页 |
| ·湍流数值模拟发展 | 第15-16页 |
| ·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数值模拟方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卧螺离心机流场数学物理模型 | 第20-31页 |
| ·数学模型 | 第20页 |
| ·常用湍流模型 | 第20-23页 |
| ·混合长度模型(零方程模型) | 第21页 |
| ·湍流动能方程模型(单方程模型) | 第21-22页 |
| ·k-ε双方程模型 | 第22-23页 |
| ·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 | 第23页 |
| ·离散相模型 | 第23-27页 |
| ·两相流动下的守恒方程组 | 第25页 |
| ·轨道模型求解方法 | 第25-26页 |
| ·轨道模型的应用及评价 | 第26-27页 |
| ·离心机计算模型及几何尺寸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卧螺离心机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第31-66页 |
| ·离心机网格划分 | 第31-34页 |
| ·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 ·关于数值耗散 | 第32-34页 |
| ·离散格式和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 ·离散格式选取 | 第34页 |
| ·计算方法 | 第34-36页 |
| ·求解策略 | 第36-37页 |
| ·边界条件设定 | 第37-38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60页 |
| ·压力分布 | 第38-42页 |
| ·速度分布 | 第42-53页 |
| ·流场湍流结构 | 第53-60页 |
| ·颗粒相运动分析 | 第60-64页 |
| ·简化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60-61页 |
| ·离心力场中固相粒子的自由沉降速度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4章 卧螺离心机参数与性能分析 | 第66-82页 |
| ·试验装置 | 第66-67页 |
| ·试验数据 | 第67-69页 |
| ·膨润土提纯 | 第67页 |
| ·淤泥脱水 | 第67页 |
| ·脱水试验结果 | 第67-69页 |
| ·分离效率 | 第69-71页 |
| ·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 | 第71-76页 |
| ·分离因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71-74页 |
| ·流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74页 |
| ·液层深度与分离效率 | 第74-76页 |
| ·相关参数与周向速度滞后 | 第76-78页 |
| ·悬浮液粘度对流场的影响 | 第78-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导师项目 | 第88页 |